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地理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高三地理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来源:刀刀网
第四部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4节 中国区域差异

第2课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一、选择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 B.B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棉产区 C.C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糖料作物产区 D.D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解析:阅读经纬网图可判断A地区是松嫩平原,B地区是珠江三角洲,C地区是四川

盆地,D地区是北疆,因此可以判断出C选项正确,四川盆地是我国的甘蔗主产区之

一。 答案:C

2.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B地区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C.C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D.D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B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由于光热充足,位置优越,故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蔬菜、

花卉等农业。 答案:B

3.图中四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其主要性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

①A—热量条件 ②B—土壤条件 ③C—光照条件 ④D—水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性条件,珠江三角洲地

势低洼影响了其农业的发展,四川盆地光照不足影响了其农业的发展,水源不足

为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性条件。 答案:D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4~5题。

4.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千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

A.a B.b

C.1 020米等高线 D.1 010米等高线

解析:图中甲地是沟谷,可以采用打坝淤地的方式;乙地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

为塬地,应平整土地;丁为陡坡,应种植被护坡。若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随

着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塬面很可能会后退。b与原有的塬面边界大致一致,所以首先

塬面边界会变为b。 答案:4.A 5.B

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甲、乙两个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岛屿都盛产柑橘、香蕉、菠萝、苹果和椰子等水果 B.两岛屿西部盐场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气候和地形原因

C.从东侧海域流经的日本暖流,对两岛屿高温多雨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7.与甲岛比较起来,乙岛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主要表现在 ( )

A.有比甲岛更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B.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C.劳动力素质较高,数量较多

D.较少的人口数量和独特的热带资源

解析:根据经纬度能判断甲和乙分别是岛和海南岛,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不

会盛产暖温带的苹果;海南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西部由于地处背风坡降

水少、光照足且有低平的地形而形成著名的盐场;日本暖流对海南岛作用很小。海南

岛与岛相比最主要的优势是全部是热带地区、人口较少,故开发潜力巨大。

答案:6.B 7.D

读我国部分海岛和海域简图,完成8~9题。

8.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

A.都位于季风区,降水多 B.附近海域海水盐度都很高 C.都位于热带区域,气温高 D.都位于山地背风坡地段

解析:这两个盐场都位于南方的湿润区,但它们都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因此降水量较

少,有利于晒盐。 答案:D

9.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是 ( )

①位置适中,海洋灾害较少 ②有寒暖流交汇 ③有众多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④位于架,阳光可直射海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舟山渔场位于架海域,有暖流和南下的沿岸寒流交汇,又有长江和钱塘江

等河川径流带来营养盐类,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渔场。 答案:B

2010年7月1日是回归祖国十三周年纪念日,回归以来,在和祖国内地的全力支持下,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机和H1N1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继续保持了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持了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保证了的稳定与繁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10~12题。

10.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邻经济特区珠海市 B.位于珠江口西侧

C.东、南、西、北四面环海 D.北部与深圳特区相邻

11.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①有丰富的森林 ②有丰富的铁矿 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口比澳门多

B.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 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 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丰富

解析:该题组借助回归十二周年纪念日设题考查了、澳门的有关内容。

自然资源不丰富,地域小,没有丰富的森林和铁矿,但位置优越,有优良的海港,对

外贸易条件优越。港澳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和祖国内地的支持。

答案:10.D 11.C 12.B 二、综合题

13.史载,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

壁之战。结合下面的赤壁之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华容所在的地形区是 ,其农业地域类型

为 。

(2)你认为如今最有可能成为区域中心的是图中哪个城市。简述其理由。

(3)《三国演义》中记载:曹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这些弱点正

是曹军失败的基础。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军具有这些弱点的原因。

解析:这一组题以古赤壁之战为背景。第(1)小题图中华容介于长江和汉水之间,属

于江汉平原。第(2)小题考查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可从铁路、公路、水路等多方面加

以分析。第(3)小题曹军长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答题时可从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

等方面入手。

答案:(1)江汉平原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夏口(武汉) 纺织业、钢铁工业发达;高等院校多,高新技术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与京广、汉丹铁路相接,水陆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阔。

(3)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至湖北地区,作战路线长,故“劳师”;南方地区温度高、

湿度大,故“水土不服”;北方平原广阔,河流少故“短于水战”;此时为冬季,草

木枯死,故“战马无粮”。

14.台海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掀开了历史新页。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分布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从1993年到2003年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3)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 发展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

发展迅速,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原因: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

小;西部地势平坦;人口、城市集中或海运便利。

(2)变化: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

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丧失;教育科技的发展,人才优势上升;国

际产业结构调整等。(答对2点即可)

(3)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 先进的技术;雄

厚的资金

15.(2010·江西联考)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简

要分析该市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

的横跨山东半岛的人工海河(胶莱运河)的构想。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

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1)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

蒸发旺盛。

(2)冬季晴天多,日照条件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

(3)促进莱州湾与胶州湾的水体交换,提高莱州湾水体的净化能力;如果防渗漏措施

不当,会导致沿岸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水质变坏;调节沿岸地区的局部气候,

改变生态环境;使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州湾,加剧胶州湾的海水污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