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训练题试卷三(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分)
1.某公司原有职工100名,其中男职工占48%.新招了一批男职工后,男职工占公司总人数的50%.新招了多少名男职工?
2.甲乙两地相距1053米,一列客车和一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开对,火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卡车每小时快27千米,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行完全程要10小时,乙行完全程要1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希望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去参观?
5.一辆客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上午9时发车,16时到达,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6.一块三角地,在三个边上植树,三个边的长度分别为156米、186米、
234米,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均为6米,三个角上都必须栽一棵树,共需植树多少棵?
7.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6米,那么: (1)它在地面上转一圈行了多少路程? (2)如果它每分钟转200圈,那么它每分钟可以行驶多少路程? (3)按上面的速度,小明从家到学校要5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
8.师徒二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每天加工250个,徒弟每天加工150个,那么一个月(实际工作天数为22天)他们能加工零件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计算)
9.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25.6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1.9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10.某工程队有甲、乙两台挖土机,甲挖土机先挖4小时,然后两台挖土机一起挖土10小时,总共挖土600立方米.已知甲挖土机比乙挖土机每小时多挖土6立方米,甲挖土机比挖土乙机一共多挖土多少立方米.
11.打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完需8天,乙单独打完需12天,甲乙合打4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完成,乙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12.同学们做绢花,已经做了72朵,可以扎成8束,每束朵数相同。如果还需要扎18束需要多少朵绢花?
13.一块长120米,宽35米的长方形麦地.共收小麦42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14.同学们共植树5000棵,只有4棵没有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多少?
15.两辆汽车同时从威海出发,沿青威高速公路同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9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05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6.妈妈到工商银行存1万元钱,计划共存3年.工商银行储蓄利率如下:存期1年,存款利率是2.50%;存期3年,存款利率是3.85%.连续存3年比每次存1年(每年到期的利息不再存不再计息),到期多收入多少元?
17.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5%,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0%,两次一共用去百分之几?
18.同学们参加暑假夏令营,低年级参加夏令营的有21人,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是低年级的3倍,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低年级多多少人?
19.同学们用长30米的彩带做花,每朵花用彩带2/5米,拿走一部分后,还剩下2/3,拿走的花有多少朵?
20.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3:4:5,周长为84米,其中最短的边长多少米.
21.一块长300米,宽200米的玉米地,共收玉米540吨,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吨?
22.甲乙两桶油,甲连桶重150千克,乙连桶重130千克,甲乙各用去一半油后,甲比乙连桶重11千克,甲桶油比乙桶油重多少千克?甲桶比乙桶重多少千克?
23.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720台,比原计划多生产机床120台,去年实际生产的机床数超过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4.一串气球一共有38个,按“一红二蓝四黄”的顺序排列.问:这串气球中的红气球、蓝气球、黄气球各有多少个?
25.有210吨黄沙要运到建筑工地,第一次运走了总数的2/7,第二次运走总数的40%,还要运多少吨才能运完?
26.六年级240人,喜欢语文与不喜欢语文的比是5:3,喜欢数学与不喜欢数学的比是7:5,两门都喜欢的是106人,两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27.【题目】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80个零件,经过15小时完成。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8个,他们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28.甲数和乙数的比是6: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3:4,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57.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29.六年级参加“庆国庆”大合唱的学生有56人,占六年级总人数的40%,六年级共有多少人?
30.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把一块圆锥形铁块放入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31.甲乙两地相距876千米,一汽车以每小时6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去乙地,几小时后距乙地60千米?
32.商店买来苹果800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70千克.平均每天卖苹果多少千克?
33.五年级12名老师带领121名学生去参观,购买了学生票和成人票共用4.5元。成人票每张5.5元,学生票每张多少元?
34.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钱,甲、乙共180元,甲、丙共220元,乙比丙少1/3,甲多少元?
35.体育用品商店举行国庆促销活动,原价90元/个的足球,买7个送2个.张老师买了9个足球,每个便宜了多少元?
36.一块地的形状是梯形,高30米,如果下底减少18米,这块地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多少?
3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204千米,剩下的路程按原速度又行了2.5小时,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8.某车间有女工276人,比男工多36人,女工比男工多多少百分数?
39.甲、乙两人4小时共同加工3600个机器零件,已知甲5小时可以加工1900,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0.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72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
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5小时,还差多少时间行完全程?
41.学校组织六年级500名师生去参观博物馆,共付门票费1075元.已知每张教师票是5元,每张学生票是2元.六年级的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42.庆祝“六一”儿童节用气球布置教室,按4个红气球、3个黄气球、2个绿气球的顺序串起来,第1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3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43.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54.5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3千米,一辆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48千米。 (1)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可以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44.修一段路,如果每天修42米,13天可以完成.修了4天后,每天多修6米,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45.两辆汽车分别从A城和B城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8.4千米,乙每小时行71.6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问A、B城相距多少千米?
46.五年级352名师生乘车去参观李达故居,每辆车可以乘坐55人,一
共需要多少辆车?
47.中心小学四年级共有162名同学去参观国防图片展览,将选用每辆限乘40人的客车.要求全体同学一次运走,至少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客车?
48.光明小学的学生去巨幕电影.一年级至三年级来了223人,四至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49.一共有51只小动物去旅游,每辆车坐8只,一共可以做满几车,还剩下几只小动物?
50.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一段时间后,距离中点仍有10千米,再行多少千米就正好行全程的4/5? 参
1.分析:先把原来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原来的女工人数是总人数的(1-48%),用总人数乘上这个百分数求出女工人数;再把后来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它的(1-50%)是女工人数,再用除法求出后来的总人数,用后来的总人数减去原来的总人数就是增加的男工人的人数. 解答:解:100×(1-48%)÷(1-50%), =100×52%÷50%, =104(人);
104-100=4(人); 答:新招了4名男职工. 点评:本题抓住不变的女工人的人数,用女工人的人数作为中间数,求出后来的职工的总人数,进而求解.
2.分析 先用72-27求出卡车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答即可. 解答 解:72-27=45(千米) 1053÷(72+45) =1053÷117 =9(小时) 答:两车经过9小时相遇. 点评 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卡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3.分析:先把全程看成单位“1”,甲的速度就是1/10,乙的速度就是1/15,用全程除以甲乙的速度和,就是相遇时用的时间;进而求出甲车比乙车相遇时多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甲乙两车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那么甲车就比乙车多行了30×2千米,由此再用除法求出A、B两地的距离. 解答:解:1÷(1/10+1/15), =1÷1/6, =6(小时); (30×2)÷(1/10×6-1/15×6), =60÷1/5, =30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00千米. 点评:本题关键是把总路程看成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相遇时间,再找出全程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4.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乘169计算出上午3批学生的人数,然后再加213人即可得到全天去的人数. 解答:解:169×3+213 =506+213, =720(人); 答:这一天共有720名学生去参观.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上午去参加的人数.
5.分析:要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应求出客车性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根据题意,上午9时发车,16时到达,所用时间为:16-9=7(小时).那
么,甲、乙两城相距45×7,计算即可. 解答:解:16-9=7(小时), 45×7=315(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315千米. 点评: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6.分析:围成封闭图形栽树,树的棵数=间隔数,由此求出
156+186+234=576米里有几个6米的间隔,据此解答. 解答:解:(156+186+234)÷6 =576÷6 =96(棵) 答:共需植树96棵. 点评:此题主要是明白在围成封闭图形栽树,树的棵数=间隔数.
7.分析:(1)由题意得:求转一圈行的路程就是求圆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C=πd计算即可; (2)每分钟转200圈走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的200倍,用圆的周长×200即可; (3)用每分钟行的路程×5即可求出5分钟的路程. 解答:解:(1)3.14×0.76, =2.38(米); 答:它在地面上转一圈行了2.38米. (2)2.38×200, =477.28(米); 答:它每分钟可以行驶477.28米. (3)477.28×5, =2386.4(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2386.4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圆的周长.
8.【答案】8800个 【解析】 解法一:(250+150)×22=8800(个) 解法二:250×22+150×22=8800(个)
9.分析:求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千克数,先求出五年级采集树种的数量:25.6-1.9,用五年级采集树种的数量加上四年级采集树种的数量. 解答:解;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千克数: 25.6-1.9+25.6, =23.7+25.6, =49.3(千克). 答: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49.3千克.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五年级采集树种的数量,进一
步求出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树种的数量.
10.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甲挖土机每小时挖土x立方米,则乙每小时挖x-6立方米,则甲挖土机先挖4小时挖了4x立方米,两台挖土机一起挖土10小时可挖(x+x-6)×10立方米,由此可得:4x+(x+x-6)×10=600.解此方程后,即能求出甲挖土机比挖土乙机一共多挖土多少立方米. 解答:解:设甲挖土机每小时挖土x立方米,则乙每小时挖x-6立方米,可得: 4x+(x+x-6)×10=600. 4x+20x-60=600, 24x=660, x=27.5. 27.5×4+6×10 =110+60, =170(立方米); 答:甲挖土机比挖土乙机一共多挖土 170立方米. 点评:通过设未知数表示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后,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1.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除以甲乙单独打完需要的时间,求出两人每天各打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甲乙的工作效率之和乘4,求出甲乙合打4天一共完成了这部书稿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乙单独完成了这部书稿的几分之几;再用它除以乙的工作效率,求出乙需要几天才能完成即可. 解答 解:[1-(1/8+1/12)×4]÷1/12 =2(天) 答:乙需要2天才能完成.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乙单独完成了这部书稿的几分之几.
12.【答案】162朵 【解析】 用已经做的朵数除以扎的束数,求出每束需要的朵数,用每束需要的朵数乘束数即可求出需要的总朵数。
72÷8×18=162(朵) 答:如果还需要扎18束需要162朵。
13.分析:要求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共收小麦的千克数和这块地面积,共收小麦的千克数是已知的,只要求出这块地的面积就行了,因为这块的是长方形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和宽都是已知的,直接计算就可以了. 解答:解:4200÷(120×35), =4200÷4200, =1(千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1千克.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可从问题着手分析,看要得到所求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直到推到条件都是已知的问题就解决了.
14.解答 解:(5000-4)/5000×100%=99.92%, 答:成活率是99.92%; 15.分析:甲车每小时行9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105千米,则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105-95千米,所以3小时后,两车相距(105-95)×3千米. 解答:解:(105-95)×3 =10×3, =30(千米). 答:3小时后,两车相距30千米. 点评:本题体现了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差×时间=距离.
16.分析:要求到期多收入多少元,应先求出每次存1年,3年获得的利息,以及连续存3年获得的利息.根据题意,每次存1年,3年获息:10000×2.50%×1×3;连续存3年共获息:10000×3.85%×3,最后把求得的结果相减即可. 解答:解:每次存1年,3年获息: 10000×2.50%×1×3, =10000×0.025×1×3, =750(元); 连续存3年共获息: 10000×3.85%×3, =10000×0.0385×3, =1155(元); 到期多收入: 1155-750=405(元); 答:到期多收入405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7.分析 将这桶油总量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第一次用去25%后还剩下1-25%,又第二次用去剩下的1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第二次用去了全部的(1-25%)×10%,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第一次用去的占全部的分率,加上第二次用去的占全部的分率,即得两次一共用了全部的百分之几. 解答 解:25%+(1-25%)×10% =25%+75%×10% =25%+7.5% =32.5% 答:两次一共用去全部的32.5%. 点评 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10%,而不是全部的10%.
18.分析:因为低年级参加夏令营的有21人,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是低年级的3倍,则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低年级多21×(3-1)人,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1×(3-1)=42(人); 答:高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低年级多42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得出等量关系式,问题即可得解.
19.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彩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剩下的长度,再根据拿走的长度=总长度-剩下的长度,求出拿走的长度,最后根据朵数=拿走的长度÷每朵花需要的长度即可解答. 解答: 解:(30-30×2/3)÷2/5 =(30-20)÷2/5 =10÷2/5 =25(朵) 答:拿走的花有25朵.
20.分析:首先求得三角形菜地三条边长的总份数,再求得最短边长的米数所占周长总米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最短边长的米数,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总份数:3+4+5=12(份), 最短边长的米数:84×3/12=21(米); 答:其中最短的边长是21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或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或
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或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21.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将题目所给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这块长方形玉米地的面积,然后进行单位换算,继而用总产量除以公顷数即可得出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 解答:解:300×200=60000(平方米)=6公顷, 540÷6=90(吨). 答:平均每公顷产玉米90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单位的换算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22.分析 首先求出原来甲比乙连桶重多少千克,再用它减去甲乙各用去一半油后,甲比乙连桶重,求出甲桶油的一半比乙桶油的一半重多少千克,进而求出甲桶油比乙桶油重多少千克;然后用原来甲比乙连桶重的千克数减去甲桶油比乙桶油重的千克数,求出甲桶比乙桶重多少千克即可. 解答 解:甲桶油比乙桶油重: (150-130-11)×2 =9×2 =18(千克) 甲桶比乙桶重: 150-130-18 =20-18 =2(千克) 答:桶油比乙桶油重18千克,甲桶比乙桶重2千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甲桶油的一半比乙桶油的一半重多少千克.
23.分析:先求出计划生产多少台,然后用多生产的台数除以计划生产的台数即可. 解答:解:120÷(720-120), =120÷600, =20%; 答:去年实际生产的机床数超过原计划的20%.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24.分析 根据题干,这组气球的排列规律是7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分
别按照一红二蓝四黄的顺序排列,据此求出38个气球排成了几个循环周期,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 解:2+1+4=7(个) 38÷7=5…3 所以红色气球有:5×1+1=6(个) 蓝气球是:5×2+2=12(个) 黄气球是:5×4=20(个) 答:红气球6个,蓝气球12个,黄气球20个. 点评 根据题干,得出气球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5.解答 解:210×(1-2/7-40%)=66(吨) 答:还要运66吨才能运完. 26.分析:根据“喜欢语文与不喜欢语文的比是5:3”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则喜欢语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5+3),再根据“喜欢数学与不喜欢数学的比是7:5”知:喜欢数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7+5),分别用乘法计算出喜欢语文和,喜欢数学的人数,因为有106人两门都喜欢,所以这些人中喜欢语文和喜欢数学的人重复数了2次,用喜欢语文和喜欢数学的人数之和减去106人就是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全班人数减去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就是两门都不喜欢的人数. 解答:解:喜欢语文的人数:240×5/(5+3)=150(人), 喜欢数学的人数:240×7/(7+5)=140(人), 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150+140-106=184(人), 两门都不喜欢的有:240-184=56(人). 答:两门都不喜欢的有56人. 点评:解决本题可以从至少喜欢一门的人数考虑,根据比先计算出喜欢语文和,喜欢数学的人数,进一步求出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再用全班人数减去至少喜欢一门的实际人数即可.
27.【答案】12个;20个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设徒弟每小时加工x个,师傅每小时加工(x+8)个,根据师徒速度和×加工时间=零件加工总量即可列方程解答。 解:设徒弟每小时加工x个,师傅每小时
加工(x+8)个。 15(x+x+8)=480 30x+120=480 30x=360 x=12 师傅每小时加工:12+8=20(个) 答:徒弟每小时加工12个,师傅每小时加工20个。
28.分析:甲数和乙数的比是6:5=18:15,甲数和丙数的比是3:4=18:24,所以甲:乙:丙=18:15:24,再求出甲乙丙三个数各占三个数的和的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甲:乙=6:5=18:15, 甲:丙:3;4=18:24, 甲:乙:丙=18:15:24, 甲:57×18/(18+15+24)=18, 乙:57×15/(18+15+24)=15, 丙:57×24/(18+15+24)=24, 答:甲数是18,乙数是15,丙数是24.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先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再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29.分析:把六年级的学生总数看成单位“1”,它的40%就是参加合唱的人数56人,由此用除法求出总人数. 解答:解:56÷40%=140(人) 答:六年级共有140人. 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30.分析 由题意得:铁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底面半径是12.56÷3.14÷2=2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根据圆柱的体积=πr2h计算即可. 解答 解:12.56÷3.14÷2=2(厘米) 3.14×22×2 =3.14×4×2 =25.12(立方厘米) 答:这块铁块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体积求法,铁块体积的测量方法,注意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
31.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行了多少千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此题可解. 解答: 解:(876-60)
÷68 =816÷68 =12(小时) 答:12小时后相距60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走了多少路程,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
32.分析:卖了3天后还剩170千克,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这三天一共卖了800-170千克,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平均每天卖苹果(800-170)÷3千克. 解答:解:(800-170)÷3 =630÷3, =210(千克); 答:平均每天卖苹果210千克. 点评:首先出前三天卖出苹果的数量,然后再用除法求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3.答案: 解析: 3.5元
34.解答 解:设甲有x元,则乙有(180-x)元,丙有(220-x)元,根据题意得: 180-x=(220-x)×(1-1/3) x=100 答:甲有100元.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其中一个量为x,另两个量用含x的式子表示,然后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35.分析:买9个足球只需要付7个的钱即可,求出7个足球的总价,然后再除以9个,就是每个的现价,然后用每个的原价减去现价即可. 解答:解:7×90÷9, =630÷9, =70(元); 90-70=20(元); 答:每个便宜了20元. 点评:本题可以这样想:送了2个,这两个的总价就是一共便宜的钱数,用这个钱数除以9就是每个便宜的钱数,列式为:90×2÷9.
36.考点:梯形的面积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高30米,如果下底减少18米,这块地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可知梯形的上底为30米,下底是(30+18)米,利用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30+18+30)×30÷2 =78×30÷2
=2340÷2 =1170(平方米), 答:原来梯形的面积是1170平方米. 点评:由题意得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分析 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3,求出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然后用它乘以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总时间,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 解:204÷3×(3+2.5) =68×5.5 =374(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路程是374千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8.分析:先求出男工人有多少人;然后用女工人比男工人多的人数除以男工人的人数即可. 解答:36÷(276-36), =36÷240, =15%; 答:女工人比男工人多15%.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就为除数.
39.分析:先用合作的工作量除以合作的工作时间就是合作的工作效率,再用甲的工作量除以甲的工作时间求出甲的工作效率,用合作的工作效率减去甲的工作效率就是乙的工作效率. 解答:解:3600÷4-1900÷5, =900-380, =520(个); 答:乙每小时加工520个. 点评:本题考查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40.分析 要求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乙地,就要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甲已行驶的路程,然后求出剩下的路程后再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还需要的时间;也可先求出行完全程需要的总时间,再减去已行的时间进行解答. 解答 解:(720-80×4.5)÷80 =360÷80 =4.5(小时) 答:还
差4.5小时时间行完全程. 点评 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41.考点:鸡兔同笼 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假设全是教师票,那么一共需要付500×5=2500元,实际少付了2500-1075=1425元,这是因为教师票比学生票每张多5-2=3元,用1425除以3,就是学生票的张数,也就是学生的人数,进而求出教师的人数. 解答: 解:假设全是教师,那么学生有: (500×5-1075)÷(5-2) =1425÷3 =475(人) 教师有:500-475=25(人) 答:六年级有教师25人,学生475人. 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42.分析 彩色气球的排列规律是:9个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照:4红、3黄、2绿依次循环排列;由此只要计算出第17个(或35个)气球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1)4+3+2=9(个) 9气球一个循环周期,即按照:4红、3黄、2绿依次循环排列; 17÷9=1…8, 所以第17个气球是第2周期的第8个气球,与第一个周期的第8个气球相同是绿色. (2)35÷9=3…8, 所以第35个气球是第4周期的第8个气球,与第一个周期的第8个气球相同是绿色. 答:第17个气球是绿颜色,第35个气球是绿颜色. 点评 根据题干得出气球的颜色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3.【答案】(1)4.5小时(2)客车:238.5千米 货车:216千米 【解析】 (1)用两地公路的长度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的时间; (2)用两车的速度分别乘相遇时间即可分别求出相遇时两车各行的路程。
(1)454.6÷(53+48) =454.5÷101 =4.5(小时) 答:4.5小时可以相遇。 (2)53×4.5=238.5(千米) 48×4.5=216(千米) 答:相遇时客车行了238.5千米,货车行了216千米。
44.分析:如果每天修42米,13天可以完成,则修了4天后,还剩下13-4天的工作量,即42×(13-4)米,以后每天多修6米,即42+6米,根据除法的意义,剩下的部分还需要:42×(13-4)÷(42+6)米. 解答:解:42×(13-4)÷(42+6) =42×9÷48, =7(7/8)(天). 答:还要7(7/8)天完成. 点评:完成本题也可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全部米数即4天修的米数,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剩下多少米,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得:(42×13-42×4)÷(42+6).
45.分析 甲车每小时行9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1.6千米,则两车每小时共行(98.4+71.6)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 解:(98.4+71.6)×4.5 =170×4.5 =765(千米) 答:A、B城相距765千米. 点评 本题体现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46.【答案】7辆 【解析】 352÷55=6.4(辆) 6+1=7(辆) 答:一共需要7辆车。
47.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要求全体同学一次运走,至少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客车,即求162里面含有几个40,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 解:162÷40=4(辆)…2(人) 4+1=5(辆) 答:至少需要5辆这样的客车.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
一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注:应结合实际情况,用“进1”法. 48.分析 把一年级至三年级来了223人,和四至六年级来了239人相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同座位数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 解:223+239=462(人) 462>441,所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坐不下. 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坐不下. 点评 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总人数,再同坐位数进行比较.
49.分析:求一共需要几辆车,还剩下几只小动物,即求51里面含有多少个8,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51÷8=6(辆)…3(只); 答:一共需要6辆车,还剩下3只小动物.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50.解答 解:160×4/5-(160÷2-10) =128-70 =58(千米) 答:再行58千米就正好行全程的4/5.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全程的4/5是多少,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