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分析鲁四老爷等人物形象,深刻体会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gèng)
B.桌子放在堂,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wéi)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chù) D.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yò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B.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c.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头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D.四婶起初还踌踌,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园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
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②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
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③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
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
A.果然毕竟仍然
B.果然大约虽然 c.左右毕竟虽然 D.左右大约仍然
4.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B.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打听消息的机会。
c.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人们的笑影,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D.待到祥林嫂出来掏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快速地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里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刻画祥林嫂的外貌(头发、脸、眼珠),表现祥林嫂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呆
滞麻木的精神状态。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里对祥林嫂手中“竹篮”与“竹竿”的描写,采用倒装句式,将修饰“破碗”的定语“空的”与修饰“竹竿”的定语“下端开了裂”放在后面,是为了化长句为短句,求得节奏的韵律美。
c.“阿呀阿呀,我真上当。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这一番话充分表现出卫老婆子作为媒婆的圆滑乖巧的说话特点,这一段简短的说词,包含了卫老婆子表白自己此番来真诚致歉的目的、既推责给祥林嫂为自己的过失开脱,又自贬致歉,既恭维对方,给对方戴高帽子,又表示荐一个好的来将功抵过。这样,既消了对方的气,满足了对方的虚荣心,又给了对方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使自己体面地下了台。
D.“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一段环境描写以外面宁静的环境衬托“我”内心的不平静,同时渲
染了悲凉气氛。
自主思考: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找出来个,试着给他们分类。
【合作探究】
.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小说是怎样塑造他这个形象的?
2.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3.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分析。
4.本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祥林嫂,为何以《祝福》,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学习反思】 你这节课心情怎样?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