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来源:刀刀网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845 更新时间:2001-2-14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是幼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3周龄-7周龄的雏

鸡最易感染,春、夏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球虫耐药性强,不少抗球虫药开始应用时有效,不久就出现了耐药虫株,效果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被淘汰,给球虫病的防治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确实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是广大养鸡户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介绍一些养鸡场、专业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球虫病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场地、饲料、饮水和用具而传播,因此搞好鸡群的环境卫生是防治球虫病的中心环节。通常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一定条件下,需1日-3日才能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因此,鸡场中的粪便如能每天清除,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育雏最好采用网上育雏法,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育雏室及青年鸡舍在使用前要彻底消毒,地面、墙壁、饲养管理用具等用热碱水消毒,有运动场者,要铲除老土换新上;垫料要勤换,保持干燥;饲养管理人员出入鸡舍应更换鞋子;在发病场,污染的垫料要集中烧毁,饲养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20%生石灰水浸泡消毒,粪便宜堆集进行发酵处理,死鸡要烧掉或深埋。

2.提前对球虫病进行药物预防要完全防止球虫卵囊侵入鸡场,是很困难的,因此球虫病的预防还是离不开投放药物。过去球虫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鸡、所以一般从第3周起开始添加预防性药物。但现在球虫病的发生已有提前,15日龄前的雏鸡发生球虫病已不鲜见,所以应根据当地球虫病的发生情况提早投药,可在7日龄-9日龄就开始投药预防。

3.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根据抗球虫药的不同特性进行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这样应用有的放矢,效果较好。预防性投药一般选用克球粉、氯苯狐、氨丙琳、新球丹、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当临床上已确认发生球虫病时,必须选用在短期内能杀灭原虫的治疗药物,如球净、复方敌菌净、复方泰灭净、施得福(以上均为磺胺类药物制剂)、氨丙琳、盐霉素、新球丹等。一般抗球虫药的疗程多为3天-5天,在临诊实践中收效不佳,病情反复较大,如将用药时间延长至7天-9天,可收到较好效果。

4.轮换用药这样减小耐药性的产生。球虫几乎对所有的抗球虫药都会产生强弱不等的耐药性,长期连续应用一种抗球虫药,会使球虫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药效下降,甚至失效。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对策,是间隔轮换交替使用抗球虫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耐药性会每年发生变化,因此掌握本地区球虫对哪些药物具有耐药性,对哪些药物敏感,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替轮换用药,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更替使用不同的药物,可半年一换,也可几个月一换,甚至一批鸡换一种抗球虫药。

5.配合用药使用球虫药时,配合应用其它药物,可以改善机体机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或者减轻球虫药的副作用。如鸡群血便严重时,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时,会抑制合成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微生物,引起机体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缺乏,所以应加以补给,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应用碳酸氢钠或肾肿灵等,以减轻药物对鸡肾脏的副作用。但是在应用氨丙琳时,由于它是硫胺素的拮抗剂,所以必须减少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鸡球虫病的防治

作者:房芳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更新时间:2005-5-20 鸡球虫病病原为艾美尔球虫,其中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致病力较强。柔嫩艾美尔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黏膜内,称盲肠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寄生在鸡小肠中段黏膜内,称小肠球虫。

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发病时间与气温、雨量有密切关系,通常在温暖的月份流行。

症状 (1)急性型。病程2~3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盲肠球虫感染,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100%。(2)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2~4月龄的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大明显。病程可拖至数月。病鸡逐渐消瘦,产蛋减少,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

防治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饲槽、饮水器、用具和栖架要经常洗刷和消毒。饲料中保持有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 防治球虫病的药物很多,普遍使用的主要有:(1)氨丙啉。预防量为每吨饲料添加40~50克,连用7天后浓度减半,再用14天。(2)磺胺二甲氧嘧啶。预防量为每公斤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5克,连用6天;治疗量加倍,连用3~7天。(3)氯苯胍。每吨饲料拌入35克混匀,连喂1~2个月。(4)磺胺喹恶啉。每公斤饲料中加1克拌匀投喂2~3天,停药3天后,用量减半再投喂2天。(5)速丹(常山酮)。每吨饲料加3克拌匀投喂。

治疗过程中注意轮换用药。使用抗球虫药时,配合应用其他药物。如鸡群血便严重时,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促进鸡肠道功能恢复;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时,应补喂维生素B1和维生素K,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应用碳酸氢钠或肾肿灵等,以减轻药物对鸡肾脏的副作用。但是在应用氨丙啉时,必须减少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鸡球虫的防治

随着疫苗的使用和免疫程序的完善,常见鸡的病毒病已被初步控制,鸡球虫病却暴露出来,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一大疫病。鸡球虫造成的损失除直接增加死淘外,还引起病愈鸡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受阻增重缓慢、产蛋下降、饲料报酬低等潜在的影响。

寄生于鸡的球虫属艾美耳球虫,我国常见的有,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小肠的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7种。

我们先了解一下球虫的生活史,球虫从鸡吞食感染性球虫卵囊到发育成下一代感染性卵囊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无性生殖阶段:包括第一次裂体生殖在第1-3天完成; 二、有性生殖阶段:发育成卵囊随粪便排出,在第5-7天完成;

三、孢子生殖阶段:卵囊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新一代感染性卵囊第7-9天完成。其他鸡吞食感染性卵囊仍可发病。

雏鸡多发生急性球虫病,病鸡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减食或不食饮水增加,水样稀便、带血便、

青年鸡和成年鸡发病表现慢性型病程长,病鸡消瘦、产蛋率低、急性球虫病感染后4-7天见死亡,慢性型则很少死亡。

剖检病死鸡,如为雏鸡多是盲肠球虫、盲肠肿大、肠腔内粪便混有血液或充满血液、血栓,如为青年、成年鸡,多是小肠球虫肠粘膜上有灰白色、坏死小点、出血点或出血圆点、肠腔扩张、壁厚。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的病变不难诊断,也可以定期镜检粪便,在未感染过球虫的鸡群粪便中发现球虫卵囊就可确定。

防治球虫要从两方面做:一、加强管理: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减少鸡同粪便的接触,定期消毒,不同批次的鸡不能混养。二、药物防治,因球虫多发日龄为3-8周,于是应在3周前使用药物预防,如果需连续用药可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交替使用切忌单一重复用药。 常用抗球虫药,根据抑制球虫的发育阶段分: 1、预防用药:

⑴、杀球灵:1mg拌料1公斤可长期饲用(连用)。

⑵、克球粉:又叫氯羟吡啶125-150mg拌料1公斤连用6-10天。 ⑶、氯苯胍:30mg拌料1公斤连用。

⑷、盐霉素:60mg拌料1公斤连用,产蛋鸡限用。 ⑸、马杜拉霉素:5-6mg拌料1公斤连用,产蛋鸡限用。 ⑹、氨丙啉:100-125mg拌料1公斤连用2-4周。 2、治疗用药:

⑴、球痢灵(硝苯酰胺):250-300mg拌料1公斤用3-5天。 ⑵、呋喃唑酮300-400mg拌料1公斤连用7-10天。 ⑶、尼卡巴嗪:100-1258mg拌料1公斤连用3-5天。 ⑷、地克珠利:1mg拌料1公斤连用4-5天。

⑸、磺胺喹哑啉:500-1000mg拌料1公斤连用3天停2天再用3天,16周以上限用。 ⑹、磺胺氯吡嗪:600-1000mg拌料1公斤连用3天等。 3、用于预防又可用于治疗的药物: ⑴、氯苯胍;⑵、磺胺类。

建议治疗球虫病时,尽可能选用既可作为预防又可用于治疗的药物或预防和治疗药物同时投放。因为全群鸡不会同一时间感染,而且治疗球虫病的同时应加入广谱抗菌药防止病菌。通过被球虫破坏的肠道侵入鸡体而发病,而且会因为肠粘膜的残缺造成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不足也需要及时补充。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推荐] 鸡球虫病防治技术

鸡球虫病是幼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以3周龄-7周龄的雏鸡最易 感染,春、夏季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球虫耐药性强,不少抗球虫 药开始应用时有效,不久就出现了耐药虫株,效果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被淘汰, 给球虫病的防治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如何确实有效地防治鸡球虫病,是广大养鸡 户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介绍一些养鸡场、专业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 球虫病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场地、饲料、饮

水和用具而传播,因此搞好鸡群的环境卫生是防治球虫病的中心环节。通常球虫 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一定条件下,需1日-3日才能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 卵囊,因此,鸡场中的粪便如能每天清除,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率;育雏最好采用 网上育雏法,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育雏室及青年鸡舍在使用前要彻底消毒,地 面、墙壁、饲养管理用具等用热碱水消毒,有运动场者,要铲除老土换新上;垫 料要勤换,保持干燥;饲养管理人员出入鸡舍应更换鞋子;在发病场,污染的垫 料要集中烧毁, 饲养用具用5%的漂白粉或20%生石灰水浸泡消毒,粪便宜堆集 进行发酵处理,死鸡要烧掉或深埋。

2.提前对球虫病进行药物预防 要完全防止球虫卵囊侵入鸡场,是很困难的,

因此球虫病的预防还是离不开投放药物。过去球虫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鸡、 所以一般从第3周起开始添加预防性药物。 但现在球虫病的发生已有提前,15日 龄前的雏鸡发生球虫病已不鲜见,所以应根据当地球虫病的发生情况提早投药, 可在7日龄-9日龄就开始投药预防。

3.预防性投药与治疗性投药 根据抗球虫药的不同特性进行预防性投药与治

疗性投药,这样应用有的放矢,效果较好。预防性投药一般选用克球粉、氯苯狐、 氨丙琳、新球丹、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当临床上已确认发生球虫病时,必须选用 在短期内能杀灭原虫的治疗药物, 如球净、 复方敌菌净、复方泰灭净、施得福 (以上均为磺胺类药物制剂)、氨丙琳、盐霉素、新球丹等。一般抗球虫药的疗 程多为3天-5天,在临诊实践中收效不佳,病情反复较大,如将用药时间延长至 7天-9天,可收到较好效果。

4.轮换用药 这样减小耐药性的产生。球虫几乎对所有的抗球虫药都会产生 强弱不等的耐药性,长期连续应用一种抗球虫药,会使球虫产生耐药性,导致药 物药效下降,甚至失效。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对策,是间隔轮换交替使用抗球 虫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耐药性会每年发生变化,因此掌握本地区球虫 对哪些药物具有耐药性,对哪些药物敏感,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替轮换用药,可收 到较好的效果。更替使用不同的药物,可半年一换,也可几个月一换,甚至一批 鸡换一种抗球虫药。

5.配合用药 使用球虫药时,配合应用其它药物,可以改善机体机能,有效 地提高防治效果,或者减轻球虫药的副作用。如鸡群血便严重时,配合使用青霉 素、链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应用磺胺类抗球虫药时,会抑 制合成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微生物,引起机体维生素B1和维生素K的缺乏,所 以应加以补给,同时还应注意配合应用碳酸氢钠或肾肿灵等,以减轻药物对鸡肾 脏的副作用。但是在应用氨丙琳时,由于它是硫胺素的拮抗剂,所以必须减少饲 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