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来源:刀刀网
当代护士2014年6月中旬刊 ・91・ ※传染科护理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邱 华 摘要总结了142例门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药物副作用、依从性、异地和合并其他疾病 就医困难和失访问题,认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并不相同,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4)06-0091—02 艾滋病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 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RT)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方法…,能 个月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对疾病和抗 病毒认识不足、担心副作用不愿服药、担心夫妻性生活和生育问 题、担心家人被传染、对治疗无信心;3~6月、大于6个月时的 护理问题与开始的3个月的护理问题并不相同。见表1。 表1 不同抗病毒治疗时期护理问题发生率统计表例 有效降低死亡率、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控制病情发展、延 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ARRq 疗法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并 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长期随访指导。但是,由于本病传播 途径特殊、药物副作用大、需要终身服药等种种原因,在随访过 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护理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 理,将有可能导致中断治疗、复发、加重、失访、耐药等不良后果。 本文总结142例门诊ARRT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护理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9月以来随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142例,其 中,抗病毒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内35例,3~6个月32例,超过 6个月75例(均为2010年1月以来在本院门诊抗病毒治疗的 病例)。其中,男91例,女52例,平均年龄43±7岁。诊断和抗 病毒治疗方案依据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二版)。 1.2方法 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通过询问病史、疾病防治知识宣教 等判断患者对就医经过、对病情了解程度、家庭状况和心理状态 等,要求患者治疗后15d第一次来门诊复诊随访,以后每个月一 次,3个月后每3个月一次。每次来复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 态、身体对药物副作用的反应程度、是否遵医嘱用药、服药的依 从性如何、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在异地就医以及对疾病和服药的 认知等等,并写入《患者抗病毒治疗护理随访登记表》;对未按 时来复诊患者,电话联系询问病情及服药情况,督促其前来复 诊等。 1.3结果 2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研究发现,主要的护理问题有l5个,其中,抗病毒治疗在3 2.1在患者初次就诊、抗病毒早期,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发 生率、担心副作用不大愿服药达100%,有的患者甚至有报复 心理等等,对疾病及抗病毒治疗认识不足发生率也较高。主 工作单位:530023 南宁 广西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南宁市第 四人民医院社区科 要原因是发病人群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其中有相当部分是 农民,基本医学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十分欠缺,并不知道艾 滋病可防、可控的,发病后听了很多不科学的、不系统的说教, 社会上“谈艾滋病色变”仍较普遍,初次就诊时对医务人员的 邱华:女,大专,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13—08—02 ・92・ 卫生宣教理解不够,周围人群歧视,怕与周围人员交往,怕影 响交友或影响工作,抗病毒开始3个月副作用发生率高,身体 受到伤害等。因此,患者就医后,医护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艾 滋病,不能拒绝、冷漠和歧视,要耐心做好病情告知、卫生宣 教,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多安慰、开导、关怀、支持、尊重、关爱、 接纳艾滋病患者 ,引导患者接受患病现实,告诉患者,只要 坚持规范治疗,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建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同时,要明确告知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意义、药物的副作用 以及预防处理的方式方法。以逐步消除恐惧、焦虑、紧张等心 理,实现从恐惧、焦虑、不解到接受、适应、遵守、坚持的转变, 积极配合治疗。 2.2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是艾滋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就医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有的患者受“艾滋病是不治之 症”的社会传言的影响,有的患者合并严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 瘤或其他合并症,或在基层医院接受过一般治疗效果不好,病情 较严重,治疗出现效果需要一定时间等等,对医生和护: 的宣教 将信将疑,发病初期对治疗没有信心的情绪尤为明显。在抗病 毒治疗开始3个月内出现副作用的患者这种心理更为突出。因 此,需要医务人员反复多次、耐心的开导、心理疏导,尤其需要用 大量治疗成功的例子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自愿咨询门诊进行 同伴教育(如治疗成功的艾滋病人的现身说法等),帮助患者建 立治疗信心。 2.3 在就医的早期,很多患者担心家人被传染,担心今后不能 进行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如本研究发现,3个时期均有患者存 在这种心理,治疗早期发生率达100%,主要与对本病的传播途 径和防治传播的方法等认知不足有关。此外,在抗病毒治疗开 始3个月内,担心夫妻性生活和生育问题患者也很多,主要与患 者早期受病痛和药物副作用的影响,性欲较冷淡或无法进行性 生活有关。治疗3个月以后,患者病情逐步稳定,身体逐步恢复 正常 性生活也逐渐正常起来,但是,性生活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避孕套破裂,有部分人感到无所是从,不知如何处理。因此,加 强这方面的资料的发放、解释、教育也是卫生宣教的重点内容, 这有助于帮助患者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建立生活和长期治疗 信心。 2.4在就诊早期,所有患者均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太愿意服 药,需要耐心宣教。在抗病毒治疗开始3个月内,常发生各种副 作用,虽然已充分做了卫生宣教,由于不少患者文化素质低,甚 至是文盲,或从来未生过病等,仍部分患者感到恐慌,不知道如 何处理等等,因此,在加强卫生宣教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门诊 随访工作,开通24h咨询电话或网络服务,以便患者出现副作用 时能及时获得处理意见。 2.5 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病 毒耐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表明,造成患 者依从性不佳的主要原因以下几个方面:对治疗没有信心、因 副作用未坚持治疗、担心生育问题而自行停药、服药不规律甚 至漏服、未坚持治疗自行停药、未定期按时复诊而间断停药等 等。造成后面三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外出生产劳 动、生产生活不规律而无法规律服药或漏服,有的是临时或长 TODAY NURSE,June,2014,No.6 期出差造成,有的是经济困难无法按时复诊,有的是对长期治 疗缺乏耐心,或不重视,或生活的突然变故,而自行停药。因 此,需要各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点长期坚持门诊有效随访工 作,在开展常规随访的同时,尽可能实施个性化的随访措施, 根据患者性格特点、身份背景、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经济状 况、生活环境等,给与随访、指导、宣传、教育、关爱与提醒服务 等。同时,要反复告知不规律服药、自行停药的害处,规律和 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给与处理所出现的副作用。 努力提高其依从性。 2.6异地就诊时遇到一定困难也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问题。治 疗3个月尤其是6个月以后,病情稳定的农民患者常常为r生 计,要外出剑区内其他地方或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打工。然而, 社会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认可支持度较低 ,一些地l方为了所谓 的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不少医院不大愿意接诊外地艾滋病 患者,导致患者在外地被拒诊的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按时复诊取 药。同时,患者常常频繁更换工作地点,也造成转介困难。因 此,需要明确告诉患者如要离开本地,请及时到医院办理转介手 续。如国家能够实行不需要转介就能够在各地艾滋病门诊看病 取药的机制,那将更有利于艾滋病的控制。 2.7 艾滋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尤其是外科、心脑血管介入、肿 瘤及其介入治疗等情况时,不少综合性医院常常拒收,而绝大部 分艾滋病治疗点和传染病医院这方面的诊疗技术较为薄弱,给 这类患昔的就医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非常需要加强各艾滋病 治疗点和传染病医院的专科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医务 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加强大型综合医院管理和感染控制管理, 让众多这类艾滋病患者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8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如更换电话、死亡、患严 重疾病、外出等而失访,本研究也有2例失访患者。因此,需要 加强随访上作,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缩短随访时恻,建立随}方 表,加强护患沟通与联系等 ,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努力减少失 访率。 3小结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常见的护理问题是心理、药物副作用、依 从性、异地和合并其他疾病就医困难和失访问题,抗病毒治疗3 ~6月、大于6个月时的护理问题与开始的3个月的护理问题 并不相同,因此,应加强随访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护理问题采 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昊登强,覃琼芬,谭献琼.艾滋病随访过程种常见问题及护理 对策[J].海南医学,2008,l9(9):135~l36. 2李大瑞.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 实用医药,2008,3(27):151~152. 3 薛芳,王继瑞,张天锋,等.社区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 查分析及对策_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12:136. 4许小明,覃莺来,胡云诗.艾滋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服药依从性 及随访率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7~ 58. (本文编辑:王萍曹 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