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的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数学都为新接触的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了解。本学期的第一周我的工作重点在于摸清学生的基础,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出培优补差的工作。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 教材分析
(一) 数与代数 1、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
(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神奇的计算器、探索 与发现 (一)、(二)、(三))
(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除法 (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秋游、探索与发现、抗震救灾)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主要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线 与 角 (线的认识、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3、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栽蒜苗一、二、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了解单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
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三、 教材特点:
1、 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 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 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会在一起。
6、 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7、 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目标分析
1.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2.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3.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4.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5.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5.量角器、三角板、……
七、教学进度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数一数(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课时(第二周)
人口普查(大数的读写)………………………2课时(第二周)
国土面积(大数的比较与改写)………………1课时(第二周)
近似数………………………………………………1课时(第三周)
从结绳计数说起……………………………………1课时(第三周)
练习一………………………………………………2课时(第三周)
机动…………………………………………………1课时(第三周)
第二单元
线的认识(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1课时(第四周)
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1课时(第四周)
相交与垂直…………………………………………1课时(第四周)
旋转与角(认识平角、周角)……………………1课时(第四周)
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1课时(第五周)
画角(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1课时(第五周)
练习…………………………………………………2课时(第五周)
第三单元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1课时(第五周)
体育场(大数的估计)……………………………1课时(第五周)
练习三………………………………………………1课时(第七周)
神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的使用)……………1课时(第七周)
探索与发现(一)(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第七周)
数学阅读(计算工具的演变)……………………1课时(第七周)
探索与发现(二)(探索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2课时(第七周)
你知道吗?(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第八周)
探索与发现(三)(探索乘法分配律)…………2课时(第八周)
第四单元
图形的旋转(通过简单图形旋转制作复杂图形)1课时(第八周)
练习五………………………………………………1课时(第八周)
复习…………………………………………………4课时(第九周)
第五单元
习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课时(第十一周)
路程、时间与速度…………………………………2课时(第十一周)
参观苗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课时(第十二周)
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2课时(第十二周)
练习六………………………………………………2课时(第十三周)
国家体育场(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1课时(第十三周)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2课时(第十三周)
中括号………………………………………………1课时(第十四周)
练习七………………………………………………1课时(第十四周)
第六单元
确定位置(一)(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1课时(第十五周)
确定位置(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课时(第十五周)
第七单元
温度(认识负数)………………………………………1课时(第十六周)
正负数(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2课时(第十六周)
机动……………………………………………………1课时(第十六周)
第八单元
栽蒜苗(一)(用1格表示多个单元制作统计图)2课时(第十七周)
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2课时(第十七周)
总复习…………………………………………………8课时(第十七周——第十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