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圆的概念
集合形式的概念: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 dr 点C在圆内; 2.点在圆上 dr 点B在圆上; 3.点在圆外 dr 点A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dr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 dr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dr 有两个交点;
ArBdCdOrdd=rrd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图1) 无交点 dRr;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dRr;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RrdRr;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dRr; 内含(图5) 无交点 dRr;
dR图1rRdr图2dR图3r
d
五、垂径定理
图4RrdrR图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是直径 ②ABCD ③CEDE ④ 弧BC弧BD ⑤ 弧AC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O中,∵AB∥CD ∴弧AC弧BD
六、圆心角定理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AODCEFACOADOBCBED的弧相
B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AOBDOE;②ABDE;
③OCOF;④ 弧BA弧BD
七、圆周角定理
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即:∵AOB和ACB是弧AB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AOB2ACB
BOAC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弧是等弧;
即:在⊙O中,∵C、D都是所对的圆周角 ∴CD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对的弦是直径。
即:在⊙O中,∵AB是直径 或∵C90 ∴C90 ∴AB是直径
推论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角形。
即:在△ABC中,∵OCOAOB
∴△ABC是直角三角形或C90
BDC周角所对的
BOAC是半圆,所
BOAC直角三
OA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八、圆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即:在⊙O中,
∵四边形ABCD是内接四边形
∴CBAD180 BD180 DAEC
九、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 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即:∵MNOA且MN过半径OA外端 ∴MN是⊙O的切线
OCDBAE(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
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十、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PB是的两条切线 ∴PAPB PO平分BPA
PBMANO十一、圆幂定理
(1)相交弦定理:圆内两弦相交,交点分得的两条线积相等。
即: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 ∴PAPBPCPD
(2)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段的比例中项。
即:在⊙O中,∵直径ABCD,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BOEDCACABOPAD段的乘
两条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E2AEBE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即:在⊙O中,∵PA是切线,PB是割线 ∴ PAPCPB
(4)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
即:在⊙O中,∵PB、PE是割线 ∴PCPBPDPE
十二、两圆公共弦定理
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如图:O1O2垂直平分AB。
即:∵⊙O1、⊙O2相交于A、B两点 ∴O1O2垂直平分AB 十三、圆的公切线 两圆公切线长的计算公式:
(1)公切线长:RtO1O2C中,AB2CO12O1O22CO22;
(2)外公切线长:CO2是半径之差; 内公切线长:CO2是半径之和 。 十四、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 (1)正三角形
在⊙O中△ABC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RtBOD中进行:
OBAC2ADPCOBE线长是这
AO1BO2的的公共弦。
ACO2BO1OD:BD:OB1:3:2;
(2)正四边形
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OAE中进行,OE:AE:OA1:1:2: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DBOACED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正六边形
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OAB中进行,AB:OB:OA1:3:2.
BO
十五、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1.扇形:(1)弧长公式:lAAnR; 180OSlnR21lR (2)扇形面积公式: S3602Bn:圆心角 R: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 l:扇形弧长 S:扇形面积
2.圆柱:
(1)圆柱侧面展开图
S表S侧2S底=2rh2r2
BADD1母线长底面圆周长CB1C1(2)圆柱的体积:Vr2h
(2)圆锥侧面展开图
O(1)S表S侧S底=Rrr
21(2)圆锥的体积:Vr2h
3
一、考点分析与例题分析 1、 线段的比
1)比例的合比性质,比例的等比性质 2)线段求比需注意:单位要统一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ARCrB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黄金分割
1)定义: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如果
ACBC2
,即AC=AB×ABACB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
AC≈。 AB2)矩形中,如果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这个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3、 相似多边形
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可与定义互推)
1、如果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相似,且∠A=68°,则∠A′=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B、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C、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D、所有的等腰梯形都相似
3、已知,ABCDE∽五边形FGHIJ,且AB=2cm,CD=3cm,DE=,GH=6cm,HI =5cm,FJ=4cm,
∠A=120°,∠H=90°。求:(1)相似比等于多少 (2)求FG,IJ,BC,AE, ∠F, ∠C 4、 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如
△ABC与△DEF相似,记作△ABC ∽△DEF。相似比为k。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2)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参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C D
H I
B A E
G J
F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⑤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下列各组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直角三角形 B.两个钝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两个等边三角形 2、如图,△ABC∽△AED, 其中DE∥BC,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3、如图,已知△ABC∽△ADE,AE=50 cm,EC=30 cm,BC=70 cm,∠BAC=45°, ∠ACB=40°,求:1)∠AED和∠ADE的度数;2)DE的长。
5、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
关系:若△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ABC与△A′B′C′的周长比为k,面积比为k 。 6、 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
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
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
2)性质:①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
②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③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练习设计
1、△ABC与△DEF相似,且相似比是
2
2,则△DEF 与△ABC与的面积比是( ) 3----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
2324 B、 C、 D、 32592、如图,△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求证:△ABC∽△DEF。
3、已知:如图,P为△ABC中线AD上的一点,且BD=PD•AD,求证:△ADC∽△CDP。
4、已知:如图,P为△ABC中线AD上的一点,且BD=PD•AD,求证:△ADC∽△CDP.
5、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AB、BC边上,且AE=CF、BG⊥CE于G。试证明DG⊥FG。 中考热点
1.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1].已知
22
a5ab=_____。 ,则bb2 A E D B 图9 C 2.相似图形的性质
[例2].在△ABC中,若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DE∥BC,AD=1,DB=2,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_.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3].如图9,D、E分别是△ABC的边AC、AB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E与△ABC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例4].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
[例5].如图,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它的底边BC=100米,高AH=80米,某单
D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B
A
G C
E H F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位要沿着地边BC修一座底面是矩形DEFG的大楼,D、G分别在边AB、AC上.若大楼的宽是40米,求这个矩形的面积. 〖考题训练〗
a2a
1.如果 = ,那么 =_____。
b3a+b
2.已知:如图2,在△ABC中,∠ADE=∠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DAEAEADDEAEDEAD
A. = B. = C. = D. =
ABACBCBDBCABBCAB〖课后作业〗
a3a+b
①.若= ,则的值是(
b5b
8A、 5
)
C
A
B D B
335B、 C、 D、 528
E C D A ③.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
④.如图,D、E两点分别在AC、AB上,且DE与BC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 ,使得△ADE∽△ABC.
⑤.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和AC上,且DE∥BC,如果AD=2,DB=4,AE=3,那么EC= ⑥.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两个钝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B、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C、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⑦.矩形ABCD中,M是BC边上且与B、C不重合的点,点P是射线AM上的点,若以A、P、D为顶点的三角
形与△ABM相似,则这样的点有 个.
A D F
B E
C
⑧.已知矩形ABCD中,AB=2,BC=3,F是CD的中点,一束光线从A点出发,通过BC边反射,恰好落在F点(如图),那么,反射点E与C点的距离为______。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