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的色彩设计艺术分析
作者:李佳阳,田慧双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期
李佳阳1 田慧双2
(1中景汇景观设计有限公司;2辽宁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院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自然对精神领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也是如此。现代社会的园林绿化已经从单一化的种植树木转变为修建园林风景,对于树木的种植也开始顺应其自然生长规律,让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达到最佳的自然效果,给都市生活中的人们更加真实、亲切的回归自然山清水秀的感觉,让大家在清新怡人的自然景观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色彩设计艺术
植物有非常多的种类,大致上可以分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还可以分成观花植物、观叶植物以及观果植物。它们在一年四季的轮回转化中变化自己的颜色,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美,突出无限的艺术美。而这份无限的艺术之美可以从叶子以及花朵的色彩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植物的叶子,虽说植物的叶子普遍是绿色,但是不同种类的叶子在颜色上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有的是同种颜色但存在色差,有的是因为季节轮回转化而自身产生颜色的变化。花的颜色则更加是有着不一样的风韵,如盛开在春季的白玉兰,亭亭玉立,十分优雅;盛开在夏季的石榴花,颜色火红,充满激情;盛开在秋季的桂花,颜色像黄金一样鲜艳;盛开在严冬季节的梅花,一枝独秀,纯洁无暇。
1 植物色彩的心理感知
所谓色彩心理感知,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产生色彩的时候,脑部神经必将会出现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内心会对大自然世界多种色彩产生一个映射作用,进而内心情绪有所变化。
1.1 色觉适应的色彩心理现象
视觉混色指的是如若把一些颜色放置在一起,当肉眼所看到的距离扩增到相应的范围时,人眼所感觉到的将会是众多色彩混合之后的效果,而不是之前每一个色彩单所呈现的样子。视觉阐值指的是2种视觉刺激能够有一个分隔值,让人用肉眼可以分辨出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这个定量就称之为阐值。
1.2 色彩的性格
色彩的性格和人类的感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通过生活中诸多方面都能够验证。人们对于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性格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情活动。不同的颜色,都会拥有自己的色彩性格。如以下几种颜色就代表不同的色彩性格:黄色是一种十分明丽、有朝气的色彩,纯黄色的明亮程度贴近于白色,并且十分敏感,如若添加少量的紫色或者黑色以及其他色彩的话,将会使其缺少原有明亮的光泽;蓝色是一种十分冷的色彩,但是在冷的同时又带着一丝的安静,还带给人一种淡淡忧伤的感觉;绿色是一种十分适中、亲切的颜色,不会给人造成负担,感觉十分舒适,但是如果纯绿色变成灰绿色,则会给人带来一种十分伤感的气氛;如果纯绿色和黄色结合演变成黄绿色时,则会给人带来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2 色彩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
颜色在植物观赏设计的使用方面,应达到简单、整齐、反复、改变、自然等效果,下面以颜色在植物观赏设计方面的具体运用来说明。
2.1 简单
植物颜色搭配的简单视觉不是指单一和单调,而是能呈现出一种整体清爽、舒服美感的视觉理念,如街路旁整齐的树。简单的色彩在现实中一般运用在地段比较热闹、车辆来往多的环境下。这样就可以改变视觉效果的反差度,减弱繁杂混乱的感觉,进而通过直观的视觉达到心理平衡。
2.2 整齐
整齐即统调,整齐并不是没有改变的统一,而是一种改变中的相互作用法,表现在主调(主体)的配置方面。颜色的整齐不绝对,整齐只是相对。过于整齐以及处处要求整齐,则会带来单调无味的视觉效果。
2.3 自然
自然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协调、调和。植物的颜色搭配可以分成单色和邻色调和2种。按照植物的颜色种类,设计师的选择性十分广阔。
3 结语
园林美和艺术观赏价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于现在的社会文明价值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人们对园林的欣赏水准也逐渐提高。对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士来说,不仅要让人们感受到园林所呈现的自然美、古典美,也要开拓创新创造最潮流、最精致景色,带给游客更多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园林风景。
参考文献
1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 王晓红.色彩植物景观与园林应用[J].贵州科学,2005(3)
3 叶徐夫.浅析园林植物色彩及应用[J].福建建材,2011(9)
4 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J].大舞台,2010
5 杨湘涛.园林景观中色彩艺术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
6 许妍.浅谈色彩的时代功能和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与创新[J].河北工业学报,2001
(责任编辑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