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作者:王军荣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3期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页例1和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背景: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得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法则。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运用十分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教材中安排在第八册,是以单纯计算的形式编排的,要求学生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采取的是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概括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前置性作业设计:
1.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自学例1,怎样列式计算?你能用几种方法? 3.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计算顺序是什么?
4.自学例2,怎样列式计算?思考: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计算顺序是什么? 6.通过以上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交流汇报
1.学生完成前置作业1题
师:同学们谁愿意说说,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近处有好多学生在滑冰,远处滑雪场有学生在滑雪。 生2:冰雕区也有许多学生。
生3:我看到书中说,现在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滑冰场上,请同学们自学例1。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2.学习例1,交流前置作业2、3题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有几种方法,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2)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3)生展示不同做法,全班同学交流解题思路。 师:说愿意说说这三种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生1:第一种方法,“72-44”,先求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再加上又来的8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第二种方法,“72+85”先把滑冰场上午的人数和下午又来的人数加起来,然后再减去中午离去的44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3:第三种方法,“85-44”先从下午增加的人数里面减去离开的44人,就是实际增加的人数,再与72人相加,就是现在的人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大家说得很好,下面大家观察黑板上面的算式,你发现都含有什么运算? 生:含有加法减法混合运算。 3.教师 板书课题:加减 混合运算
师: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计算顺序是什么? 生1: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师: 说得不错,说愿意再来补充一下。
生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教学例2
(1)组内交流前置作业4题
师:题中说“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照这样计算”就是照“3天接待987人”来算,也就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是不变的,即987÷3。
(2)学生展示不同的算式。 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师:那组愿意来讲讲这两种方法?(第七小组汇报)
生1:987÷3,是先求出每天接待的人数,然后再乘6,就求出6天接待的人数了。 生2:6÷3,是先求出6天里面有几个3天,因为3天接待987人,有几个3天,就有几个987人,所以再乘987。
师: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计算顺序是什么? 生:也 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板书课题:乘除 混合运算
4.再次质疑,交流前置作业6题,通过以上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5.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及时反馈(第5页做一做1-2题) 四、当堂检测 (出示检测卡)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盘点本节课的收获)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