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教论坛Higher Education Forum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因素的调研分析魏 鹏⑴ 许英姿* 张荟如5马 飞⑼([1]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2]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19;[3]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摘 要 高校应注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成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促进校园多元发展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多方式调研的客观数据分析为核心,紧扣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6勺相
关因素,在对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并分析的基础上,为改进、健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良好 地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着力提僵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教学评价调研师生发展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00/j.cnki.kjdkx.2019.09.008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WEI Peng [\ XU Yingziia, ZHANG Huiru1\ MA Fei131([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2]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Vehicle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19;[3]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very link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o that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an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nning schools,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campuse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data analysis of multi-way investigation and closely related factors afleeting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ertine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and perfect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eam and 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tudent development community\". The idea is to train more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society.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eval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eacher-student development community0引言信息化时代下,通过改革教学机制、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是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一种选择。\"高校应以提升“教”
有助于突破高校现有的教学问题壁垒,完善已有的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减少高校自身改革的不确定性,提髙教师创新教学的 明确性和学生对于学校建设与个人未来发展的参与性。影响
与“学”的质量为根本落脚点,加快自身转型发展,适应我国社 会的用人需求。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学生的视角,通过 网络调査问卷、一对一跟踪调研和真实的学生评教数据,分析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其 了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因素以及教师的教龄对
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并就此对现有的教学机制提岀了相关建
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调研、分析、评价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 相关因素,并修改评价体系的指标,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质 量评价后将评价结果对广大教师进行相应的反馈,是高校教学 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王尧,高源研究了教师教学质量
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F程安林,张亮对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信
议,并提倡构建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双向作用的“师生发展共
同体”。1网络调查问巻结果分析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生进行网络问卷
形式的调查,共计751人自愿参与,收到有效问卷736份,无效
度进行了实证研究,m马莉萍,熊煜等对高校评教与教师职称的 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另有许多学者提出构建师生之间的共 同体并做了相关研究严\"本文根据对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和教师 的调研为例,研究与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
问卷15份。随机调研发现:(1)大一、大二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质
量评价的相关问卷更加积极主动,分别约占61%和29%; (2)参
与问卷的学生约有58%的同学认为任课教师的性别、年龄以及2019 年 / 弟 27 期/9 力(T) 15需教论坛Higher Education Forum表1各年份教师教学质量数据初步处理数据组别2016年青年组2016年中年组得分平均值
76.9276.8276.8477.1877.12得分标准差0.042470.04050被评人数22正态检验的P值0.0250.0500.20041162016年老年组2017年青年组2017年中年组0.032400.024950.0366026330.2000.0000.2002017年老年组2018年青年组2018年中年组77.2076.7476.880.025690.0524816330.0010.0380.2000.0369840142018年老年组76.620.03951穿着等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不会产生影响,约有33%的学
教学名师釆用教学质量免评价制度,该类教师的教龄至少大
生认为产生影响,并有9%左右的学生认为会产生显著影响;于20年。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有教学纪律方面(不随意调停课, 按时上下班,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状态方面(衣着得
体,精神饱满,治学严谨)、教学准备方面(备课充分,教学内容 安排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方面(讲授无误,信息量
(3)54%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风格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 价产生影响,36%的学生认为会产生显著影响并同时认为教师 板书的工整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4)约52%的学生认为是否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会对教师教学评价产生影响,约
大,理论与实际结合,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方面(善于启
19%的学生认为会产生显著影响;(5)对于老师是否在课下与
同学们交流课程对教学评价的影响与前一项因素的数据相差 甚微;(6)96%的学生喜欢为主动拓展课外知识,教学风格轻松
发学生思维,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授课技能方
面(语言清晰准确,板书工整,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用适当)、 教学秩序方面(学生上课秩序好,到课率高,不做与听课无关
幽默、深入浅出,知识渊博的教师打高分;(7)约%的学生并 的事情)、辅助环节方面(认真指导、辅导、答疑,作业量适度,
不知道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职称的评聘有关; 批改认真)、师生交流方面(熟悉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学资源方面(教材选用适当,教学参考资源丰富)等10项内
(8)88%左右的学生更注重在学习过程当中收获的知识多少或 能力提高的程度,从而对教师做出教学质量评价;(9)约59%的 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课程难度为中等,约31%的学生认 为较难,约10%的学生认为很难。容,各指标对应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除此
外还有学生自愿填写意见或建议一栏。在评价规则中要求学
生不能对任课教师在上述10项指标中的评价为全部优秀,至
2社交平台跟踪调研结果分析根据任课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观察和了解,在对学生的 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生个人学习努 力程度比较了解的前提下,课程考试结束后,教师没在学校教 学平台提交课程考试成绩之前,对本课程学习成绩及学习过程 努力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某网络社交平台跟踪形式的“一对
少一项为良好或其他,优秀对应的分值为10分,良好对应的
分值为8分,将任课教师所教授的所有的学生对任课教师的
评价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数,其中
最高评价分数为78分。评价分为两学期,每一个教师在每一
年度内的最后的教学质量评价分数是两个学期评价分数的加 权。通过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学科后台获
得的2016年度至2018年度3个年度6个学期的机械工程学 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以及资源
一”线上问答调研发现,学习成绩好且过程参与度高,学习非常
努力的学生提倡教学相长,注重教师在授课中的引导作用和互
动方式,该部分学生通常对教师的评价都相对较高;学习成绩 中等,但过程参与度较高,学习比较努力的学生群体则更多地
与环境工程等学院大一至大四的100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
生对该学院约100名教师所教授的近60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教师的教龄是否会对教师所获教学 评价产生相关影响。注重师生关系,对具有良好个人素质,热爱教学、关心爱护学生
并能因材施教的教师评价相对较高;而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
习过程参与度不高且学习不太努力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 价较为随意,其多注重教师在整学期课程中的总体教学态度,
现将教师按照教龄分为青年组(教龄低于10年)、中年组
给态度积极并认真负责的教师评价较高。参与此方式调研的
(教龄为10-20年)、老年组(教龄大于20年)三个教龄段,通过 对上述三个年龄组的教师,教师教龄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影
响。各年份数据初步处理总体结果分析如表1。所有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及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对于学
生本人认可的教师对其教学评价都很高,而对于学生本人不认
经过对每组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a=0.05),得出的结论是:可的教师评价则较低。(1) 2016年的青年组、中年组评教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
老年组评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3根据评教数据分析教师教龄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山东理工大学每学期末在规定时间段内,都要求学生对所
(2) 2017年中年组不符合正态分布,青年组、老年组符合
正态分布;学习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评价在网络教
学平台内进行,学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参与评价的学
(3) 2018年青年组、中年组不符合正态分布,老年组符合
正态分布。由于评教数据中多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对青年组-中年
生将无法查看本人在该学期内的课程考试成绩。学校釆用“优
秀教师免评价制度”,即对于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理工大学
16 2019 年 / 弟 27 期/9 力(T)高教论■坛Higher Education Forum组、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三年的数据分别釆用非参数 检验方法,即Mann-Whitney检验。其中,2017年的中年组符
教学质量进行“批判性”评价和提议,其评价中尽量少釆用选项 评价,多釆用填写建议项评价,以此指导教师为教学方案调整
合正态分布值为0,仅对2017年数据的青年组-老年组两样本 进行同步性检定、变数分析、T检定及群组统计、样本检定, 分析得出的结论为:评教结果与教龄之间无显著差别,学生对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教师的教龄之间不相关。及其他使用;(3)针对学生的相关建议,校方可适当调整或釆 纳,并可将教师的发展与其所授课学生的学业情况挂钩,形成
适合于双向促进的短期教学模式的“师生发展共同体”。5结语无论是推进有效教学\"\"还是目标式教学冋等教学改革,都
由于评教数据中没有各项评价指标的分值,仅有加权后数 据,无法针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只针对评教数据上的
要以教师、学生为双向出发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总沿袭过
去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把握也都遵循 “求同思维”理念,教授学生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教学目标趋
细微差距进行原因分析。可能由于教龄大的教师与青年学生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之间存在障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老教
师的刻板和严格要求,另外原因还可能是一部分老教师不能进
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单一等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情
于一致化。何教师与学生应同为创新教育的“试验田”和参与
教育创新的“责任人”。通过以实际调研和提倡合理构建“师生 发展共同体”等方式来参与教育的创新只是一部分,我国教育
况,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分值,同时侧面表明,在新媒
体化的教学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师生进行双向促进发 展,进行“教”与“学”的价值共创。1,1的改革需要人人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到实处,才能取 得更好的成效,促进适应时代潮流的教育发展。*通讯作者:许英姿4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因素的分析及建议经上述三类调研及网络后台得到的填写项建议汇总分析,
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因素细微之处虽甚繁,但大多数学生注重
参考文献[1] 伊翠娟.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实施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8
(21):96-99.教师的授课逻辑性、条理性,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师的
知识储备和专业背景,甚至是教师对待课程和学生的态度好坏
和敬业程度。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师生双方都有了很大的改 变,更新一级的学生喜欢较为年轻的,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
[2] 王尧,离源.我国髙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研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8(3):106-110.[3] 程安林,张亮.高校学生评教结果信度实证研兀[J】.黑龙江高教研兒,2016(7):
21-25.[4] 马莉萍,熊煜等.职称越高.教学质量越高[J].教师教育研^,2016(11):83-90.[5] 李璐.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构建路径研麹J].法制与社会,2018⑶):200-201.多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教师,部分学生并对教师的穿着、性
格等做出一定要求。此外,高校作业的完成质量也不乐观,以
至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出现较大问题,已有学者在高校作业 方面做出了较好的管理模型叫旦结合网络化教学的新教学方
[6] 喻钢,胡JR,周丽,孙向阳.师生学习共同体驱动的信息借理专业实验教学体
系构建研究[JL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108-109,115.[7] 肖略予.他者性理论视闽下的师生共同体重构探素[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9):203-205.[8] 杨丽丽.新媒体视闽下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研克[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
207-211.[9] 焦勇兵,髙静.社会化媒体中的高校教学价值共创与教学效果一于宁波 髙校样本的研勉J】.当代教育论坛,2018(01):112-120.[101余燕平.髙校作业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御益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8
(06):104-113.向上仍需要更多更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教育乃百年大计,创新教育则是重头戏。针对普通高等学 校的教学现状,主动进行调研并釆取改革措施,进行实质性建
设,勇于探索新时代的高校教学新道路是高校教师、学生的责 任和义务。经调研及分析后,对普通高等学校未来“教与学”的
发展,做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授课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 质,为学生拓展相关领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
前沿及背景;第二,授课教师应主动调整自身教学风格,以学生 为出发点,努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学校应加快引进青
[11] 李佳恒.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优化对策[J/OL],中国成人
教育,2018(24):85-88(2019-03-10].[12] 段雨杉.目标式教学对日语教学的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8):
-90.年教师并建设一支更加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做到学校发展不
[13] 郑延福.浅议大学教学质量的生成性评价[J].大学教育,2018(12):198-200.落伍,创新教育敢争先:第四,学校应组织教师定期调整或优化
课程教材,达到精编细制以适应学生的现状和时代的要求;第 五,学校应重点提高学生在学校教学发展中的参与度,消除学
校教师及辅导员在教师教学评价和建议当中的阻力影响,使得
学生“敢”参与,“愿”参与,“真”参与的同时,促进教师评价质量 多元化,透明化;第六,建议对评价指标体系略作修改,增加通
过课程学习后,学生确认个人的知识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是否得
到提高这一指标体系,在进行后期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且对每一
项指标所占的权重该有所不同,并将五等级打分制修改为由学
生进行百分制自由打分(合理设置打分区间);第七,改革于师,
问计于生,教师与学生应当一齐发展,努力构建旨在提倡:(1) 教师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能针对授课学生及时、
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2)学校应适当要求教师教学要以课堂 和学生为重点(教学方案为次重点),教师在课程期间与学生进
行“批判性沟通”,对学生提建议的同时,亦要求学生对教师的
2019 年 / 第 27 期/9 刃(T)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