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刀刀网


高中生物《细胞增殖》练习题

题号 得分 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 下列有关有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二 总分 A. 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原核细胞进行无丝

B. 在动物进行有丝间期,利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的中期

D. 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的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

2. 连续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如图1所示。图2中,按箭头方向所示,为图1中的一

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a和图2中B→A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图1中的b和图2中B→A时期,细胞中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C. 图1中c+d 为 一个细胞周期

D. 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A→B

3.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有丝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细胞的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 B. 细胞①和②中均含有染色单体

C. 细胞③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D. 细胞④中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4. 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

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

B. 图1中表示减数的是细胞甲 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5.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 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 上图中表示有丝的细胞及的顺序是③→②→① D. ④细胞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

6. 假如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 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 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7. 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

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A. 80、80、40、40 C. 40、80、40、20

B. 40、40、20、20 D. 80、80、40、20

8. 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于一个精原细

胞的()

A. AbC,aBC,abc,abc C.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9. 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 ①②⑤ B. ②⑤ C. ①⑤ D. ②③④

10. 有丝与减数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着丝点的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1. 如图是某雄性动物处于后期的三个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表示细胞_____的后期,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条,DNA分子_____个。

(2)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_____图细胞,其细胞名称为_____。

(3)与该生物的体细胞相比,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填“减半”、“不变”或“加倍”)。

(4)真核细胞的方式除了有丝、减数外,还有_____。

12. 下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某高等生物体(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

的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 (2)A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期。 (3)B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C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条染色体。

(5)D细胞结束后产生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6)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____

13. 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过程外,还包括 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段。 (用(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段;大写字母表示)

(4)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则在 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5)图乙中D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过程中1、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真核细胞的方式包括有丝、无丝和减数,原核细胞的方式为二,A错误;

B.中心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且纺锤体是在前期出现的,在间期也观察不到,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后期,C错误;

D.在植物细胞进行有丝的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规律:一个细胞周期的表示法是间期+期,不能倒过来。

分析图1可知,a、c持续的时间长,是细胞的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是细胞周期的期;由题图中的箭头指向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或(c+d).

分析图2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是指B→A→B的全过程,B→A是间期,A→B是期。 A.图1中的a和图2中B→A时期都表示间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图1中的b表示期,细胞中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图2中B→A时期表示间期,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图1中c+d 为 一个细胞周期,C正确;

D.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A→B,D正确。 故选B。

3.答案:B

解析:

本题结合细胞图,考查细胞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细胞①中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表示有丝的后期;细胞②中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表示有丝的前期;细胞③中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表示有丝的中期;细胞④中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表示有丝的末期。

A.图中细胞的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A错误;

B.细胞①中着丝点已,含有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B正确;

C.细胞③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C错误;

D.细胞④表示有丝的末期,其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本题结合细胞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和减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图和曲线图的辨别和分析,特别是曲线图,要求考生弄清曲线图的含义,不要误以为题图是有丝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分析题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并发生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处于有丝后期;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ab段是

DNA复制形成的;bc段可表示有丝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前期、中期;cd段是着丝点导致的。

A、由于甲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乙细胞有丝后期,染色体加倍后为染色体,所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A正确;

B、图1中表示减数的是细胞甲,表示有丝的是细胞乙,B正确;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C正确; D、图1中的细胞乙,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2中的de段,D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

本题结合细胞图,考查有丝和减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过程和减数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⑤细胞处于间期。据此判断: A.①细胞中着丝点已经,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A错误;

B.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上图中表示有丝的细胞及的顺序是⑤→③→①,C错误;

D.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之前处于的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分析,该细胞处于有丝后期,A错误;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染色体④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其上有基因A或a,B正确;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由于生物体细胞的2n=4,所以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处于有丝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后期。由于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为4条,而该生物体的细胞中2n=4,且进行正常的细胞,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后期。

本题结合细胞图,考查识记细胞有丝和减数不同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能正确判断图示细胞的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理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减数第一次末期同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卵母细胞内,导致次级卵母细胞核内DNA含量减半;减数第二次末期姐妹染色体平分到两个细胞内,导致卵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再次减半;根据题意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故含有的核DNA数也是40,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减数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80、80、40、20,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3种基因型,A错误;

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可能为aBc、AbC、aBc、AbC,B正确;

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4种基因型,C错误;

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4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B。

减数第一次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类似于有丝,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能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概念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时染色体,①正确;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②正确;③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而尾留在细胞外,③错误;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2N条,④错误;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⑤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解:①有丝和减数第一次间期都会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①正确; ②有丝和减数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②正确;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过程中,③错误; 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过程中,④错误; ⑤有丝和减数过程中都有着丝点的,⑤正确;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过程中,⑥错误。 故选:D。

1、有丝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

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过程:

(1)减数第一次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

(3)减数第二次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和减数,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和减数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11.答案:(1)有丝 8 8

(2)乙 初级精母细胞 (3)减半 (4)无丝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和减数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因此处于有丝后期;由图可判断甲细胞中有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中含有8个核DNA分子。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应有染色单体,故图乙细胞符合;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且细胞质均等,为初级精母细胞。

(3)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精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故与该生物的体细胞相比,丙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4)真核细胞的方式除了有丝、减数外,还有无丝。

12.答案:(1)动物

(2)有丝 中 (3)0 (4)8 4 (5)2 4 (6)A、C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和减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该图中细胞的最外面都没有细胞壁,细胞两极均含有中心粒,故表示动物细胞的过程。 (2)A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四分体,且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所有染色体均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故处于有丝的中期。

(3)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含染色单体,也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两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后期。

(4)C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有染色单体、4条染色体。

(5)D细胞中含有4对共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且两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处于有丝后期,结束后产生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6)有染色单体时核DNA数与染色单体数相同,没有染色单体时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同;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目之比为2:1:2的图示是A、C。

13.答案:(1)染色体;减数;受精作用

(2)(第二)极体 (3)GH;CD和MN (4)25%(或 1/4 )

(5)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解析:解析:

DNA的变化规律,本题考查有丝、减数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1)图甲中的②为染色体数目变化;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

(2)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点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前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GH段;C为有丝中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CD和MN段。(4)根据b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EF时期的细胞的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FG时期,DNA又复制一次,以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链为模板形成的DNA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以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链为模板形成的DNA两条链都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5)图乙中D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