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分)
1.一辆洒水车,每分钟前进220米,洒水的宽度是6米.洒水车行驶2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2.一项挖土工程,如果甲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20%.当工程完成1/4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土47.25方土,结果共用了10天完成工程,整个工程要挖多少方土?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 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己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4.两地相距1140千米,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9/10,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5.甲车每小时行6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距中点35千米处相遇,求A、B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了200千米,下午行了250千米,还剩1/10没行,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49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先走1小时.乙再出发.乙出发2小时后两人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骑3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8.同学们观看科普电影,六年级去了458人,比五年级的2倍少2人.五年级去了多少人?(用方程解)
9.甲、乙两数的和是149,甲数比乙数的8倍多5,乙数是多少?
10.一个水缸的缸口是一个圆形,直径是0.75米.给这个水缸做一个木盖,要求木盖的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厘米.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1.有142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的耗油量分别是15升与7升.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总量最少?最少需要汽油多少升?
12.甲数的2/3和乙数的1/4一样多(甲、乙两数均不为0)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13.甲乙两个粮仓共存粮84吨,如果把乙仓存粮的1/15运给甲仓,那么两仓的存粮正好相等,原来乙仓存粮多少吨?
14.农科站的一块三角形小麦试验田,底长70米,高40米,今年收小麦2047.5千克.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
15.徒弟加工零件45个,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2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救生员和游客一共有56人,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多少名救生员?
17.在一个长16厘米,宽10厘米,高20厘米长方体玻璃缸中装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铅块,然后往缸中放一些水,使它完全淹没这个正方体铅块,当铅块从缸中取出时,缸中的水会下降多少厘米?
18.庆“国庆”联欢会上,五年级和六年级共买气球171个.已知五年级买气球个数的1/4和六年级的1/5相等.求五年级和六年级各买气球多少个?
19.一本书共有105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3,还剩多少页没看?
20.甲仓库有粮食100吨,乙仓库有粮食20吨,从甲仓库调多少吨粮食到乙仓库,乙仓库的粮食是甲仓库的2倍?
21.一桶油连桶共重54千克,倒出油的5/8后,剩下的油连桶重24千克,油桶盛油多少千克?
22.甲、乙两城相距875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8千米从甲城开出,行驶11小时,离乙城还有多少千米?
23.爸爸身高1.74米,是女儿小红身高的1.2倍,小红身高多少米?(列方程解答)
24.鸡和兔一共有27只,鸡比兔多12只脚。鸡和兔各几只?
25.一段路,第一天修了这段路的2/5,比第二天多修16米,两天后还剩106米.这段路共多少米?
26.实验小学四、五年级共挖中草药175.6千克.四年级有45人,平均每人挖1.5千克;五年级有47人,平均每人挖多少千克?
27.某公司彩电按原价销售,每台获利润60元;现在降价销售,结果彩电销量增加了1倍,获得的总利润增加了0.5倍,则每台彩电降价多少元?
28.红苹果小学为灾区小朋友捐赠文具,三年级同学捐了340件,四年级比三年级少捐了80件,五年级捐的件数是四年级的4倍,五年级捐了多少件?
29.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甲车离A地30千米处与乙车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分别到达A、B两地后又立即返回,途中在离B地21千米处,甲车又与乙车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30.一桶油重100千克,倒出37千克后,剩下的每8千克装一桶,需用几个桶?
31.今年我市小学五年级举行学科素质竞赛,获奖人数为360名,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1:2:3.获二等奖的有多少人.
32.甲、乙两地相距7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2千米,汽车开出126千米后,一辆轿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50千米,轿车开出几小时后与汽车相遇?
33.王老师计划把30克85%的酒精稀释成75%的酒精,应加多少克水?
34.某厂对甲、乙两车间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查,甲车间比乙车间多抽查16件,抽查结果,乙车间的产品全部合格,甲车间产品有1/8不合格,已知甲、乙两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共有104件,问甲、乙两车间各抽查了多少件产品.
35.某工厂制造一批机器,计划每天生产台,15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2天就完成了任务,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台?
36.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6厘米、 138厘米、139厘米、143厘米、137厘米、135厘米。请你算一算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7.养鸡场养肉鸡和蛋鸡共6500只,肉鸡的只数是蛋鸡的2/3.养鸡场养肉鸡和蛋鸡各多少只?
38.少年宫舞蹈队男同学有62人,女同学有56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39.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40.王芳看一本320页的故事书,前15天看了120页,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天能看完吗?
41.甲、乙、丙三人掷骰子,每人掷三次,他们掷出的点数的积都是24.将每人掷出的点数的和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甲、乙、丙,则点数3是谁掷出的.(点数:向上的一面上的数字.骰子的六个面上的点数分别是1至6)
42.某连锁店5月份的营业额是42万元,比4月份增加了5万元,5月份比4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保留两位小数)
43.小华今年9岁,妈妈33岁,再过几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华的3倍?
44.五年级同学在植树节这一天去植树,分组时,按4人一组,5人一组,6人一组都刚好可以分完.已知五年级的人数不超过70人,那么五年级最多有多少人?
45.8只猴子5天吃120千克玉米,平均每只猴子每天吃玉米多少千克?
46.一块三角形绿地,底是40/3米,面积是70平方米,高是多少米?
47.化肥厂四月份生产化肥420吨,五月份生产500吨,五月份超产百分之几?
48.食品店里有80多个松花蛋,如果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你能求出有多少个松花蛋吗?
49.仓库原有货物80吨,把80吨记为0吨,则后来仓库四次的进货情况是+6吨、-4吨、-12吨和+8吨.这时仓库有货物多少吨?
50.小芳在用计算器计算“14.9×73”时,发现计算器的小数点键坏了,你还能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参
1.分析:先求出2分钟前进的米数,再把洒水车撒过的路面的形状看作长是2分钟走的路程,宽是6米的长方形,由此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代入数据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220×2×6, =440×6, =20(平方米); 答:能给20平方米的地面洒水.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洒水车洒水的路面看作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解决问题.
2.解答:解:合甲乙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 (1/16+1/20)×(1+20%), =27/200, 合作完成1/4所用时间: 1/4÷27/200=50/27(天), 所以完成剩下的3/4所用的时间: 10-50/27=220/27(天), 因为是受阻 所以可以得出在剩下的3/4里的效率是: 3/4÷220/27=81/880; 前后的工作效率差是: 27/200-81/880=1/4400, 这项工程计划挖土方数: 47.25÷1/4400, =1100(方); 答:整个工程要挖1100方土.
3.考点: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相遇问题)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则两车的速度和为(48+x),乘上相遇时间,就是两车所行的路程,即225千米,由此列方程计算. 解答:解:设乙车每小时行x千米 (48+x)×2.5=225 120+2.5x=225 2.5x=105 x=42 答: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点评:此题列方程的依据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4.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即可求出速度和,因为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9/10,即速度比为9:10,用速度和除以总份数9+10=19,即可求出每一份的长度,再乘乙车占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答: 解:1140÷5÷(9+10) =228÷19 =12(千米) 12×10=120(千米). 答: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求出速度和以及每一份的所占的路程.
5.分析 由题意可知,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5×2)千米,用甲车比乙多行的路程除以乙快的速度就是相遇的时间,再用甲、乙车的速度之和乘相遇时间就是两地的距离. 解答 解:35×2÷(62-48)×(62+48) =70÷14×110×5 =5×110 =55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550千米. 点评 此题是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两车所行路程之差÷两车速度之差=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车速度之和=所行总路程.
6.分析:把甲乙两地相距的总米数看作单位“1”,用已经行驶的米数(200+250),除以对应的分率1-1/10,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解:(200+250)÷(1-1/10), =450÷9/10, =5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 点评: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计算.
7.分析 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x+3)千米/时,根据总路程=甲的速度×甲骑行的时间+乙的速度×乙骑行的时间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x+3)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3(x+3)+2x=49, 解得:x=8, ∴x+3=11. 答:甲的速度为11千米/时,乙的速度为8千米/时.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总路程=甲的速度×甲骑行的时间+乙的速度×乙骑行的时间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分析 设五年级去了x人,根据等量关系:五年级去的人数×2-2=六年级去的人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五年级去了x人, 2x-2=458 2x=460 x=230 答:五年级去了230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五年级去的人数×2-2=六年级去的人数,列方程.
9.【答案】(149-5)÷(8+1)=16 【解析】略
10.分析:由题意可知:木盖的直径为(0.75米+5厘米),于是即可求出木盖的半径,进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解:0.75米=75厘米, 木盖的直径为:75+5=80厘米, 木盖的面积:3.14×(80÷2)2, =3.14×1600, =5024(平方厘米); 答:木盖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求出木盖的半径.
11.分析: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耗油量为15升,则每吨的耗油量为15÷5=3升;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耗油量7升,则每吨的耗油量为7÷2=3.5升.则大卡车每吨的耗油量比较少,所以在尽量满载的情况下,多使用大卡车运送耗油最少.据此根据总吨数及载重量计算即可. 解答:解:142÷5=28辆…2吨. 因此,可选派28辆大车,最后的2吨用一辆小卡车运都能满载. 最少需要汽油: 15×28+7 =420+7, =427(升). 答:选派28辆大卡车1辆小卡车最省油,最少需要汽油427升. 点评:在分别计算出大小卡车每吨耗油量的基础上得出在尽量满载的情况下,多使用大卡车运送耗油最少是成本题的关键.
12.分析:令甲数的2/3=乙数的1/4=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甲乙两数,然后用甲数除以乙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令甲数×2/3=乙数×1/4=1; 甲数×2/3=1, 那么甲数=1÷2/3=3/2; 乙数×1/4=1, 那么乙数=1÷1/4=4; (4-3/2)÷4, =2(1/2)÷4, =62.5%; 答:甲数是乙数的 62.5%. 点评:本题利用赋值法,分别表示出两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求解.
13.解答 解:设乙仓原来有存粮x吨, x-(1/15)x=(84-x)+(1/15)x x=45 答:原来乙仓存粮45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关键是根据数量的变化,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14.分析:要求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共收小麦的千克数和这块地面积,共收小麦的千克数是已知的,只要求出这块地的面积就行了,因为这块的面积是三角形的,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底和高都是已知的,直接计算就可以了. 解答:解:2047.5÷(70×40÷2), =2047.5÷(280÷2), =2047.5÷140, =14.625(千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14.625千克.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可从问题着手分析,看要得到所求的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直到条件都是已知的问题就解决了.
15.分析:把师傅加工的零件数看成单位“1”,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再减去5个就是师傅加工零件数的1/2,由此用除法求出师傅加工的零件数; 解答:解:(45-5)÷1/2, =40÷1/2, =80(个); 答:师傅加工了80个零件.
16.【答案】49名 7名 【解析】 56÷(1+7)=7(名) 游客:7×7=49(名) 救生员:7×1=7(名)
17.考点: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专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由题意得:正方体铅块的体积等于下降的水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等于底面积是16厘米乘10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由此用体积除以底面积求出高. 解答: 解:8×8×8÷(16×10) =512÷160 =3.2(厘米) 答:缸中的水会下降3.2厘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出正方体铅块的体积等于下降的水的体积.
18.分析:先根据五年级买气球个数的1/4和六年级的1/5相等,求出五年级和六年级买气球个数的比,再按照按比例分配方法即可解答. 解答:解:1/5:1/4=4:5, 4+5=9, 171×4/9=76(个), 171×5/9=95(个), 答:五年级买气球76个,六年级买气球95个.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五年级和六年级买气球个数的比.
19.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本书的页数乘以小明读的占的分率,求出第一天读了多少页;然后用这本书的页数减去小明读的页数,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可. 解答 解:105-105×2/3 =105-70 =35(页) 答:还剩35页没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小明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20.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调入前后,甲乙仓库的总量不变都是100+20=120吨,后来乙仓库的粮食是甲仓库的2倍,由和倍公式可以求出乙仓库现有的,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 解:调出后甲仓库有: (100+20)÷(2+1) =120÷3 =40(吨) 从甲仓库调入:100-40=60(吨). 答:从甲仓库调入了60吨粮食到乙仓库. 点评:关键是求出调入后甲乙两个仓库的总和与倍数关系,然后再根据和倍公式进一步解答.
21.解答:解:(54-24)÷5/8 =30÷5/8 =48(千克) 答:油桶盛油48千克.
22.分析:先用汽车的速度乘上行驶的时间,求出这辆车已经行驶的路程,然后再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875-48×11 =875-528 =347(千米); 答:离乙城还有347千米. 点评: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解答 解:(1)设小红的身高是X米,根据题意得 1.2X=1.74 1.2X÷1.2=1.74÷1.2 X=1.45 答:小红身高1.45米.
24.【答案】20只;7只 【解析】 解:设鸡有x只,则兔子有(27-x)只 2x-4(27-x)=12 X=20 兔:27-20=7(只)
25.解答: 解:(106+16)÷(1-2/5×2) =122÷1/5 =610(米) 答:这段路共610米.
26.分析 四年级有45人,平均每人挖1.5千克,四年级共挖中草药1.5×45=67.5千克,用四、五年级共挖中草药重量减去四年级挖中草药的重量,求出五年级共挖中草药多少千克,再除以五年级的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 解:(175.6-1.5×45)÷47 =(175.6-67.5)÷47 =108.1÷47 =2.3(千克); 答:平均每人挖2.3千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五年级共挖中草药多少千克.
27.分析:假设销量原来只有1台,现在1+1=2台,获得利润60×(1+0.5)=90元,每台获得利润90÷2=45元.每台彩电降价60-45=15元. 解答:解:1×60-60×(1+0.5)÷2, =60-60×1.5÷2, =60-90÷2, =60-45, =15(元), 答:每台彩电降价15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决关于利润的实际应用题的方法.
28.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计算出四年级捐的数量,即340-80=260件,进而用四年级捐的数量乘4,就是五年级捐的件数. 解答: 解:(340-80)×4 =260×4 =1040(件) 答:五年级捐了1040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得出等量关系式,问题即可得解.
29.分析: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行了AB两地的距离,其中A地出发的甲行了30千米;即每行一个AB两地的距离,A地出发的甲车就行3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行了AB两地距离的3倍,则A地出发的甲车行了30×3=90千米;这时甲行了一个单程多21千米,故全程是90-21=69千米. 解答:解:30×3-21, =90-21, =69(千米). 答:A、B两城相距69千米. 点评:抓住每行一个AB两地的距离,A地出发的甲车就行30千米这个重点进行解答是完成本题关键.
30.分析:已知剩下的每8千克装一桶,要求需用几个桶,首先求出剩下的重量.根据题意,剩下的重量为(100-37)千克,然后除以8即可. 解答:解:(100-37)÷8, =63÷8, ≈8(个); 答:需用8个桶. 点评:此题再求最后结果时,运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因为装完7桶后,不管剩余多少,都需要再加一个桶来装.
31.分析:根据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1:2:3.可算出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得出结论. 解答:解:1+2+3=6, 360×2/6=120(人), 答:获二等奖的有120人.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做时应明确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32.分析:我们用总路程减去汽车开出126千米,就是汽车与轿车相遇时共同行驶的路程,然后再除以它们的速度和,就是它们相遇的时间. 解答:解:(770-126)÷(50+42), =4÷92, =7(小时); 答:轿车开出7小时后与汽车相遇. 点评:本题运用“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浓度为85%的酒精30克稀释为75%的酒精,酒精的质量不变,用乘法求出酒精的质量;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稀释后的酒精溶液的质量,减去30克就是需要加水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30×85%÷75%-30 =25.5÷0.75-30 =34-30 =4(克); 答:需加水4克.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的综合应用,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解答即可.
34.分析:由甲车间比乙车间多抽查16件,可设甲车间抽查了x件产品,则乙车间抽查了x-16件产品,再由题意可知乙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就有x-16件,甲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有(1-1/8)x件,再根据甲、乙两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共有104件,得出等量关系是:甲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数+乙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数=104件,列出方程解答出来即可. 解答:解:设甲车间抽查了x件产品,则乙车间抽查了x-16件产品,由题意可得: x-16+(1-1/8)x=104, x=, 乙车间抽查了-16=48(件), 答:甲、乙两车间各抽查了件、48件产品.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根据甲车间比乙车间多抽查16件,设甲车间抽查了x件产品,则乙车间抽查了x-16件产品,再根据题里的等量关系甲、乙两车间抽查出的合格产品共有104件,列出方程解答出来即可.
35.分析:我们用计划每天生产的台数×计划的天数=机器的台数,再用总台数÷实际的天数=实际每天的生产的台数,用实际每天生产 的台数减去台就是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台. 解答:解:×15÷12-, =960÷12-, =80-, =16(台); 答: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16台. 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计划与实际的问题,即运用每天的生产量×天数=总共的台数,运用这个公式进行解答.
36.(136+138+139+143+137+135)÷6=138(厘米) 答: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
37.解答 解:6500÷(1+2/3) =3900(只) 6500-3900=2600(只) 答:养鸡场养肉鸡2600只,蛋鸡3900只.
38.分析 根据少年宫舞蹈队男同学有62人,女同学有56人,求出舞蹈队的总人数,再乘上3即可. 解答 解:(62+56)×3 =118×3 =354(人) 答:合唱队有354人. 点评 求出舞蹈队的总人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
39.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7乘4计算出已经做花的数量,然后再加68即可得到需要做花的数量即是今年新生的人数. 解答: 解:4×37+68 =148+68 =216(人) 答:今年新生有216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确定已经做好的花的数量.
40.分析:设剩下的书还需x天看完,根据“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还需的天数=剩下的页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剩下的书还需x天看完, (120÷15)x=320-120, 8x=200, x=25; 因为20<25,所以看不完; 答:20天看不完.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设出所求的量为未知数,进而找出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41.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丙每次掷出的点数既是1至6中的数字,也得是24的因数,所以掷出的点数是1、2、3、4、6,3次掷的点数之积分别都是24,只有这3种可能1,4,6;2,3,4;2,2,6;3次掷的点数之和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1,4,6;2,2,6;2,3,4.由此可以解决问题. 解答:解:3次掷的点数之积分别都是24, 只有这3种可能1,4,6;2,3,4;2,2,6; 3次掷的点数之和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4,6;2,2,6;2,3,4. 故答案为:丙.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一个数的因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利用讨论排除法得出结论.
42.分析 要求5月份的营业额比4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把4月份的营业额看作单位“1”,用5月份比4月份多的营业额除以4月份的营业额即可. 解答 解:5÷(42-5) =5÷37 ≈13.51% 答:5月份营业额比4月份营业额增加了13.51%. 点评 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43.分析:因为小华今年9岁,妈妈33岁,妈妈比小华大33-9=24(岁),正好比小华答3-1=2(倍),因此当小华24÷2=12岁时,即再过12-9=3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华的3倍. 解答:解: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时,小华的年龄: (33-9)÷(3-1), =24÷2, =12(岁); 因此再过: 12-9=3(年); 答:再过3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华的3倍.
44.分析:通过观察,因为按4人一组,5人一组,6人一组都刚好可以分完,又知五年级的人数不超过70人,因此求4、5、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 解答:解:4=2×2,5=5,6=2×3, 4、5、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70. 因此五年级最多有60人. 答:五年级最多有60人. 点评:此题运用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45.解答: 解:120÷8÷5 =15÷5 =3(千克) 答:平均每只猴子每天吃玉米3千克.
4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得出h=2S÷a,把底40/3米,面积70平方米代入关系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70×2÷40/3 =140÷40/3 =21/2(米) 答:高是21/2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47.分析:先求出五月份比四月份多多少吨,然后用多的重量除以四月份的重量即可. 解答:解:(500-420)÷420, =80÷420, ≈19%; 答:五月份超产19%.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48.分析:由题意可知,松花蛋的个数在80--90之间,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求它们的公倍数在80--90之间的是多少;因此解答. 解答: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80--90之间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84; 答:有84个松花蛋. 点评:此题属于最小公倍数问题,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49.分析 首先审清题意,由“把80吨记为0吨”,可知+6吨表示80+6吨,-4吨表示80-4吨,…,因此先计算(+6-4-12+8)的结果,最后加上80×5即可. 解答 解:80×5+(+6-4-12+8) =400-2 =398(吨) 答:这时仓库有货物398吨. 点评 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正、负数的含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50.分析:根据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则乘得的积也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如果想得到原来的乘积,只要相对应的把的积缩小(或扩大)10、100、1000…倍;利用此种规律解答即可. 解答: 解:149÷10×73=108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