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数学必刷应用题测试卷二(含答案及精讲)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数学必刷应用题测试卷二(含答案及精讲)

来源:刀刀网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数学必刷应用题测试卷二(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

1.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2.甲乙两地相距552千米,某车上午7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当天下午3时到站.这辆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项工程,如果由甲独做,10天完成.已知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80%,如果工程由乙独自完成,需要几天完成?

4.五年级(1)班进行跳绳比赛,第25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分别是(单位:下):809286887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中位数是多少

5.312日植树节,叔叔去植树,种了柳树和杨树共124棵,柳树的棵数比杨树棵数的2倍多4棵,问分别种了多少棵柳树?多少棵杨树?(列方程解应用题)

6.运输队有6辆同样的卡车,每辆车每次运货物15吨.(1)这些卡车8次正好运完一堆煤.这堆煤有多少吨?(2)用这些卡车运540吨大米,几次才能运完?

7.两地相距318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9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出发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某工程甲单独做需18天完成,由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现在乙先做2天,再甲、乙合做,问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9.一块梯形麦田,上底是48米,下底是52米,高是78米,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0.45千克。这块麦田小麦多少千克?

10.五、六年级学生为希望工程捐款,分别占全校总捐款数的2/71/6,六年级捐款427元,五年级捐多少元?

11.甲乙两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44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 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12.植树节到了,班主任老师把63棵树按照小组人数分配给各组,第一小组有12人,第二小组有14人,第三小组有16人.3个小组各应栽多少棵树?

13.要修一段路,平均每天修m米,修了6天,还剩s米.(1)用式子表示这段路的长度是多少米?(2)当m=50s=200时,这段路的长是多少米?

14.一块三角形菜地,它的三条边分别长15米、12米和7米,这个三角形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15.师徒二人合作加工55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5,徒弟每小时加工15,几个小时可以完成?

16.某商店搞促销活动,购物满50元,返还现金5元,刘老师准备买单价是5元钱的笔记本50本,需付现金多少元.

17.五年级有学生76人,其中13个女生与男生的一半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这个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8.一段路长86千米,一辆车8点钟出发,中途休息两个小时,中午12点跑完全程,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19.师徒两人同时给商品打包装,师傅每小时打45个,徒弟每小时打15个.经过几 小时师傅比徒弟正好多打120个包装?

20.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22名乘客,在胜利大街站下去a人,又上来b人.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2)当a=8b=12时,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21.某车间原有男工与女工人数比是56,后来又从外地调来一名男工,这时男工人数恰好是女工人数的87.5%,现在这车间共有多少人?

22.五年级96名学生都订了刊物,有人订了少儿年刊,有48人订了小学生报,问两种都订的多少人?

23.甲、乙两个粮食仓库的粮食重量比是113,如果从甲仓库运210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乙两仓库粮食重量比就是43.原来两个仓库各有粮食多少吨?

24.商店门口挂了若干个彩灯(个数在100以内),22个地数剩1个,33个地数剩1个,55个地数也剩1个.这些彩灯可能有多少个?

25.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60km的两地相对开出,2.4小时后相遇.已知两车速度的比是1213,较慢的一辆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6.化肥厂四月份计划生产一批化肥,实际上旬完成了计划的1/3,中旬完成了计划的2/5,下旬又生产了52吨,结果超额了1/6,四月份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27.王老师到商店去买5个篮球和3个足球,需要348元,如果买3个篮球和2个足球,需要21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

28.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现在货运公司要把43吨货物从甲地运送到乙地.现有大卡车载重5.38吨,小卡车载重3.62吨。(1)两货车同时运5趟,能把贷物全部运走吗?(2)每吨货物的运费是95元,大货车每趟的运费比小货车多多少钱?(3)送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行了1.5小时,离乙地还有多远?

29.今年李强把2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为3.75%,到期他可获利息多少元?

30.师徒二人加工零件,师傅每天加工248个,徒弟每天加工152个,那么22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31.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了200千米,下午行了250千米,还剩1/10没行,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甲、乙两城市之间的铁路长745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1小时后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开往甲城.再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33.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34.小区12号楼的实际高度是84米,与售楼处12号楼模型高度的比为5001,请你计算出12号楼模型的高废.

35.一块长方形地的长是80米,宽是70米.在它的中间挖一个边长40米的正方形水池,周围种草绿化.绿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6.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60米,高是25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而行,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比甲车早1小时到AB两地的中点,当甲到达中点时,乙车行驶到AB两地间的C地,这时乙车到A地的路程与全长的比是718AB两地全长多少千米?

38.某车间6个工人一周(以5个工作日计算)生产布1875米,平均每个工人每天能生产布多少米?

39.修一段路,已经修了92.8米,是未修的4倍,这段路一共长多少米?

40.有一批货物860箱,运走378箱,又运走195箱,一共运走多少箱?现在还剩多少箱?

41.工人叔叔一天加工1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15个工人10天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42.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合做8小时可以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做6小时完成了55%,剩下的由丙队做.丙队几小时可以完成?

43.六年级有学生216人,其中男生占5/9,女生有多少人?

44.同学们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排队.第27个是男生还是女生?第39个呢?

45.学校买来一批图书,故事书有154本,文学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文学书买来多少本?这两种图书共有多少本?

46.师徒两人一共生产了38个零件,生产的零件个数比徒弟生产的零件个数多14个,师徒两人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47.六年级有学生250人,其中2/5是女生,而男生的10%、女生的15%体育课考试未达标,求六年级体育达标率是多少?

48.一辆汽车准备以每小时47.6千米的速度赶往灾区参加救援,这样8小时可以到达灾区.现接上区命令必须在7小时内到达灾区,那么这辆汽车最少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行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灾区?

49.甲工人6小时装订书籍420本,每小时装订的本数比乙工人多12本,乙工人每小时装订多少本书籍?

50.一种电子产品合格率为90%,如果生产一批2000只,不合格产品有多少只?

1.分析: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答: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计算出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就是两地相距的距离.

2.分析 首先根据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这辆车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是多少;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这辆车到底乙地用的时间,求出这辆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 解:下午3=15 15-7=8小时 552÷8=69(千米) 答:这辆车平均每小时行69千米.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此题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起始时刻.

3.解答:解:1/10×80% =12.5(天), 答:乙独自完成需要12.5天.

4.分析 1)根据总成绩÷人数=平均成绩进行计算即可; 2)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答 解:(1)(80+92+86+88+79÷5 =425÷5 =85(下)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7980868892 所以中位数为86 故答案为:8586 点评 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5.分析 设种了x棵杨树,则柳树的棵数为2x+4棵,根据等量关系:柳树的棵数+杨树的棵数=124棵,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种了x棵杨树,则柳树的棵数为2x+4棵, 2x+4+x=124 3x+4=124 3x=120 x=40 124-40=84(棵) 答:种了84棵柳树,40棵杨树.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6.分析:(1)用每辆车每次运的货物数乘辆数,求出6辆一次运的重量,再乘上运的次数,就是这堆煤的重量. 2)用大米的总重量除以15求出需要的辆数,再除以6就是需要的次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15×6×8 =90×8 =720(吨). 答:这堆煤有720吨. 2540÷15÷6 =36÷6 =6(次). 答:6次才能运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7.分析:要求出发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应求出两车2小时所行的路程,然后用总路程减去两车2小时所行的路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318-49+57×2 =318-106×2 =318-212 =106(千米); 答:出发2小时后两车相距106千米.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根据关系式速度和×时间=路程求出两车2小时所行的路程,进而解决问题.

8.解答 解:(1-1/12×2÷1/18+1/12=6(天) 答:合作6天可以完成. 点评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两人的效率和及剩下工作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9.0.45×[(48+52)×78÷2]=1751(千克)

10.分析:把捐款总数看作单位“1”,先根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捐款总数,再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427÷1/6×2/7 =2562×2/7 =732(元), 答:五年级捐款732元. 点评:运用分数乘法意义,以及分数除法意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知识点.

11.分析:甲乙两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44人,总人数就是(144×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 57,甲车间的人数就占了总人数的5/5+7),乙车间的人数就占了总人数的7/5+7),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车间的人数是: 144×2×5/5+7=120(人), 乙车间的人数是: 144×2×7/5+7=168(人). 答:甲车间有120人,乙车间有168人.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总人数,以及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甲乙两个车间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12.分析:第一小组有12人,第二小组有14人,第三小组有16,按照各小组人数分配,先求出总人数,再除树的总棵数63,然后再分别乘各小组的人数,就是3个小组各应栽的棵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2+14+16=42(人) 63÷42×12 =1.5×12 =18(棵) 63÷42×14 =1.5×14 =21(棵) 63÷42×16 =1.5×16 =24(棵) 答:第一小组应栽18棵,第二小组应栽21棵,第三小组应栽24棵.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三个组的总人数,再求出每人应栽多少棵,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可求出各组应栽的棵数.

13.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含字母式子的求值 专题: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1)要求这段路的全长是多少米,先用m×6求出修了6天修了多少米,进而加上剩下的s米得解; 2)把m=50s=200代入(1)所得的式子计算即可. 解答: 解:(16×m+s=6m+s(米); 2)当m=50s=200时, 6m+s=6×50+200 =300+200 =500(米), 故答案为:(1)(6m+s)米;(2500米. 点评:此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字母式子的求值,用到的关系式为:修了的米数+还剩的米数=总米数;要注意:字母与数相乘时要简写,即省略乘号,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14.分析:把三角形菜地的三条边加起来就是这个三角形菜地的周长. 解答:解:15+12+7=34(米), 答:这个三角形菜地的周长是34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三角形的三条边加起来即可.

15.【解析】 要求师徒二人几小时可以完成550个零件,需要用零件总数除以两人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之和,两人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之和是35+15=50(),那么所需时间为550÷(35+15)=11()

16.解:50×5-50×5÷50×5 =250-25 =225(元), 答:需要付现金225元.

17.分析:因为题中男生和女生都是未知量,用算术法很难找到对应量,而题里的数量关系等式比较明显,设出其中男生为x,根据五年级有学生76人,知道女生的人数(76-6),再根据另外的条件,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男生x人,则女生(76-x)人 76-x-13=0.5x 1.5x=63 x=42 女生:76-42=34(人) 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42-34=8(人) 故答案是8 点评:关键是设出一个未知量,怎样用这个量表示出另外的一个未知量;找准数量关系,找到对应量列出方程即可.

18.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辆车的实际行驶时间是(12-8-2)小时,再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设每小时行x千米, 12-8-2x=86 2x=86 x=43 答:每小时行43千米.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行驶时间的计算,不要忘记将中间休息的两小时减去.

19.解答 解:设经过x小时师傅比徒弟正好多打120个包装, 45-15x=120 30x=120 30x÷30=120÷30 x=4 答:经过4小时师傅比徒弟正好多打120个包装.

20.分析:(1)用原有人数减去下去的人数再加上上来的人数就是现有的人数; 2)将数值代入(1)的算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1)现在车上有:22-a+b(名). 答:现在车上有22-a+b名乘客. 2)当a=8b=12时, 22-a+b =22-8+12 =26(名). 答;现在车上有26名乘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用字母表示数,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21.解:女工人数:87.5%-5/6=24(人); 男工人数: 24×87.5%=21(人); 男、女工人总数: 24+21=45(人); 答:现在这车间共有45人.

22.考点:容斥原理 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把订《少儿年刊》有人,订《小学生报》有48人相加,得到的和里面包含了重复计算的两种都订的人数,所以再减去实际的总人数96人,可得两种都订的人数. 解答: 解:+48-96 =112-96 =16(人) 答:两种都订的有16人. 点评:此题考查容斥原理的实际运用,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总人数=A+B-AB

23.解答: 解:210÷[11/(11+3)-4/(4+3)] =980(吨) 980×11/(11+3)=770(吨) 980-770=210(吨) 答:原来甲仓有粮食770吨,乙仓有粮食210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粮食的总重量不变,分别求出甲仓占原来总数的几分之几,和运走15吨后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两个仓库的总重量,进而求出原来两个仓库的存粮吨数.

24.分析 余数都是1,只要求出23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乘不同的倍数,再加上1,在100之内的个数都是这些彩灯可能个数. 解答 解:235互质, 所以23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30+1=31 30×2+1=61 30×3+1=91 答:这些彩灯可能有316191个. 点评 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得出235的最小公倍数.

25.解答: 解:(360÷2.4×12/(12+13) =72(千米/小时) 答:较慢的一辆车每小时行72千米.

26.解答 解:52÷1+1/6-1/3-2/5 =52÷13/30 =120(吨) 答:四月份计划生产化肥120吨.

27.分析:买5个篮球和3个足球,需要348元,则5×2个篮球和3×2个足球,需要348×2元,如果买3个篮球和2个足球,需要216元,则如果买3×3个篮球和2×3个足球,需要216×3元,把变化后的条件相减,就是一个篮球的价钱. 解答:解:348×2-216×3 =696-8 =48(元); 答:一个篮球48元. 故答案为:48元. 点评:本题运用数值的转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考查学生十分有积极动脑认真解决问题的习惯.

28.分析 1)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货车的载重量,再乘以5后与43吨比较大小即可求解; 2)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大货车每趟的运费与小货车每趟的运费,再相减即可求解; 3)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送货车行驶的路程,再用200千米减去送货车行驶的路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1)(5.38+3.62×5 =9×5 =45(吨) 因为45吨>43吨, 答:所以能把贷物全部运走; 295×5.38-95×3.62 =511.1-343.9 =167.2(元) 答:大货车每趟的运费比小货车多167.2元钱; 3200-65×1.5 =200-97.5 =102.5(千米) 答:离乙地还有102.5千米远. 点评 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的知识点.

29.分析 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本题中的本金是20000元,时间是2年,年利率是3.75%,由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利息. 解答 解:20000×3.75%×2 =750×2 =1500(元) 答:到期他可获利息1500元.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知识点: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

30.分析 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师徒两人每天一共加工的零件的个数乘以加工的天数,求出22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即可. 解答 解:(248+152×22 =400×22 =8800(个) 答:22天能加工8800个零件.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31.分析:把甲乙两地相距的总米数看作单位“1”,用已经行驶的米数(200+250),除以对应的分率1-1/10,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解:(200+250÷1-1/10), =450÷9/10 =5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 点评: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计算.

32.分析 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1小时后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开往甲城,则此时客车已行了85千米,两车还相距745-85千米,又两车每小时共行85+80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此时两车的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和,即得再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解答 解:(745-85÷85+80 =660÷165 =4(小时) 答:再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点评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货车出发时两车距离及两车的速度和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3.分析:根据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可以求出植树的总棵数,甲、乙、丙每天植树的总棵数,以及需要植树的天数,再根据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可以求出需要乙在A地植树的棵数,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 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25天完成的棵数:24×25=600(棵), 那么乙要再A地植树的棵数:900-600=300(棵), 即做了的天数:300÷30=10(天), 10+1=11(天),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答: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确定解答顺序,列式计算即可.

34.分析 根据实际高度与模型高的比是5001,知道实际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值一定,所以实际高度与模型高度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模型的高度是x厘米,得 84=8400厘米 8400x=5001 500x=8400×1 x=16.8(厘米) 答:模型的高度是16.8厘米.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注意单位的换算.

35.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长方形地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进而用长方形地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80×70-40×40 =5600-1600 =4000(平方米); 答:绿化部分的面积是4000平方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36.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2,底是360米,高是250米,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S=ab÷2 =360×250÷2 =45000(平方米) =4.5公顷 答:这块土地的面积是4.5公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注意最后的单位是公顷.

37.分析 根据当甲车到达中点时,乙车同时向前行驶到达AB两地间的C地,可知甲车再经过1小时到达中点,同时乙车也从中点再经过1小时到达C地,在这段时间内乙车行的路程是56×1=56千米,这时乙车一共行了AB两地相距的(1-7/18),那么56千米就是全程的(1-7/18-1/2,然后用除法即可求出AB两地相距. 解答 解:56×1÷[1-7/18-1/2]=504(千米) 答:AB两地全长504千米. 点评 本题的解答关键是在理解乙车也从中点再经过1小时到达C地的基础上,找出在这段时间内乙车行的路程对应的分率;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8.分析:先求每个工人5天的工作量,再求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列式为1875÷6÷5,计算即可. 解答:解:1875÷6÷5 =312.5÷5 =62.5(米); 答:平均每个工人每天能生产布62.5米. 点评:此题也可先求6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再求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列式为1875÷5÷6

39.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依据未修长度=已修长度÷4,求出未修长度,再根据总长度=已修长度+未修长度即可解答. 解答: 解:92.8÷4+92.8 =23.2+92.8 =116(米) 答:这段路一共长116米. 点评:依据未修长度=已修长度÷4,求出未修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0.答案:573;287

41.分析:依据加工零件总个数=每人每天加工个数×人数×天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12×15×10 =180×10 =1800(个), 答:15个工人10天可以加工1800个零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只要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42.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用1除以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合做需要的时间,求出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用甲、乙两队合做6小时完成的工作量除以6,求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再用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减去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求出丙的工作效率是多少;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丙的工作效率,求出丙队几小时可以完成即可. 解答 解:(1-55%÷1/8-55%÷6 =13.5(小时) 答:剩下的由丙队做.丙队13.5小时可以完成.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丙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

43.216×1-5/9 =216×4/9 =96(人); 答:女生有96人.

44.分析:根据题干,5个同学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三男二女的顺序依次排列,据此求出第27个、第39个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27÷5=5…2 所以第27个是第6循环周期的第2个,是男生; 39÷5=7…4 所以第39个是第8循环周期的第4个,是女生.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这队人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5.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1543计算出文学书的本数,然后再用故事书的本数加文学书的本数即可. 解答: 解:154×3=462(本) 答:文学书买来462本. 154×3+154 =462+154 =616(本) 答:两种图书共有1200本.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6.分析 根据师傅比徒弟多做14,说明原来两人相差14个零件,又因为师徒两人一共做了38个零件,根据和差公式,即可解答. 解答 解:(38+14÷2 =52÷2 =26(个) 38-26=12(个) 答:师傅做了26个,徒弟做了12个.

47.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首先求出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有250×2/5=100(人),女生的15%体育课考试未达标,那么女生体育课考试达标人数为100×1-15%);六年级男生人数有250-100=150(人),男生的10%体育课考试未达标,那么男生体育课考试达标人数为150×1-10%),然后根据体育达标率=达标的人数÷六年级学生的总人数×100%,求出六年级体育达标率是多少即可. 解答: 解: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有250×2/5=100(人), [100×1-15%+250-100×1-10%]÷250×100% =85+135÷250×100% =220÷250×100% =88% 答:六年级体育达标率是8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体育达标率=达标的人数÷六年级学生的总人数×100%

48.分析 先用计划的速度乘上计划的时间,求出总路程,再用总路程除以后来规定的时间,就是后来的速度. 解答 解:47.6×8÷7 =380.8÷7 =54.4(千米) 答:这辆汽车最少以每小时54.4千米的速度行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灾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是、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不变的总路程,再用总路程÷时间=速度求解.

49.分析 先用6小时装订的总本数420本除以6小时,求出甲每小时装订多少本,再减去12本,就是乙每小时装订的本数. 解答 解:240÷6-12 =40-12 =28(本) 答:乙工人每小时装订28本书籍.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甲每小时装订的本数.

50.分析:因为产品合格率为90%,所以不合格率为(1-90%),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解答:解:2000×1-90%), =2000×10% =200(个), 答:不合格产品有200只.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不合格率,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