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判断题(10题)
1.湿地、森林和海洋这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A.是 B.否
2.明确把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党的七大。
A.是 B.否
3.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是主要的市场主体。
A.是 B.否
4.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机关应当()。
A.依法不予治安管理处罚 B.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 C.通知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D.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机关应当立即补办传唤证并进行询问查证。
A.是 B.否
6.甲于2006年10月5日被机关罚款200元,并当场送达了决定书,2006年10月25日,甲仍未缴纳罚款,对此,机关对甲加处罚款30元。
A.是 B.否
7.人民依照法律规定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审判权 B.检查权 C.监督权 D.检察权
8.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A.是 B.否
9.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次年又犯盗窃罪。甲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A.是 B.否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9条规定,机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
A.是 B.否
二、多选题(10题)
11.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哪三次技术:
A.工业 B.农业 C.电力 D.信息技术
12.被告人甲因抢劫被抓获,甲除自己在刑事案件中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的辩护人有()。
A.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某
B.甲所在单位推荐的法律顾问李某
C.甲的哥哥,处于缓刑考验期间
D.甲的父亲,因强奸罪被判刑4年,现已刑满释放
13.根据《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姓名和报案行为的,机关()。
A.应当为其保密 B.应当视情决定是否为其保密 C.受案登记表“报案人”一栏应当略去不填 D.应当在受案登记时注明
14.下列食物中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搭配正确的是:
A.汤圆-元宵节 B.巧果-七夕节 C.桃花粥-腊八节 D.花糕-重阳节
15.无线通信接入方式(寻址方式)有()等三种。
A.TDMA B.CDMA C.FDMA D.LTE
16.史密斯夫妇均为美国人,史密斯先生在中国获得了永久居留资格,那么史密斯夫人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条件包括()。
A.史密斯夫妇的婚姻关系存续满5年
B.史密斯夫人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
C.史密斯夫人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
D.在中国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
17.机关人民内务建设的任务之一,提高民警队伍的战斗力主要是指( )。
A.强调以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民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B.强调以扎实的基础工作促进队伍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C.强调以报警、接警的快速反应,提高迅速平息事态和破敌、制敌、控敌的能力
D.强调以良好的管理,保障装备在民警执行公务中发挥威力
18.中国党的纪律包括()。
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廉洁纪律 D.群众纪律 E.工作纪律 F.生活纪律
19.甲对乙称,如果乙不去殴打丙,就天天上门找茬,让乙全家不得安生。乙无奈,将丙殴打致轻微伤,后被机关查获。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胁迫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对其应从重处罚
B.乙受胁迫殴打他人,对其应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C.甲、乙共同违反治安管理,应同等处罚
D.对甲、乙二人应以结伙斗殴予以处罚
20.下列可构成民事主体的有:
A.某市 B.一岁的婴儿 C.死去的张某 D.农村承包经营户
三、单选题(10题)
21.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通过。
A.三分之二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四分之三以上 D.过半数
22.甲欠乙债务5万元,乙向甲多次催讨,甲都未归还。为追回债务,某日乙伙同丙将甲骗到一废旧厂房内捆绑关押,然后电话告诉甲的妻子拿6万元赎人,多出的1万元属于利息和讨债的费用。乙和丙的行为构成()。
A.敲诈勒索罪 B.非法拘禁罪 C.非法他人人身自由罪 D.绑架罪
23.下列案件应当由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是()。
A.林业局副王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
B.公务员吴某利用职权破坏乡长选举案
C.负有解救被拐卖儿童职责的李某利用职务阻碍解救案
D.某地从事实验、保藏传染病菌种的钟某,违反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扩散构成犯罪的案件
24.机关的性质是机关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根本属性。下列关于机关性质正确的表述是:
A.机关是全体公志的忠实执行者
B.机关是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C.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D.机关是大多数人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25.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缴纳罚款。
A.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机关
B.指定的银行
C.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机关的同级
D.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机关的同级的财务部门
26.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在经济学领域的代表作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国富论》 D.《道德情操论》
27.张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天他在某酒馆里喝酒,醉酒后将同在该酒馆里喝酒的古某打成重伤,当来抓捕他时,张某因极度害怕导致精神病发作。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负刑事责任 B.不必负刑事责任 C.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处罚 D.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处罚
28.机关办案人员对单位处以()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2000 B.5000 C.3000 D.1000
29.艾某在乙县涉嫌实施恐怖活动,乙县对其进行调查。下列有关对艾某的调查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在调查过程中,乙县可以对艾某进行盘问、检查、传唤,可以提取或者采集肖像、指纹、虹膜图像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
B.在调查时,乙县可以通知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员到机关接受询问,但不得到机关以外的其他地点询问
C.艾某邻居涂某明知其有恐怖活动犯罪行为,在乙县向涂某收集和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时,涂某有权拒绝提供
D.经乙县批准,可以对艾某实施期限不超过4个月的电子监控措施
30.伟大的主义战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志1963年3月5日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A.雷锋 B.王杰 C.张思德
四、情境分析题(1题)
31.(情境三)2016年,在福建省某地发生了一起严重斗殴事件,甲村和乙村因河流的用水问题发生纠纷,河流上游在甲村,甲村截断了上游水,导致处在下游的乙村没有办法用河流水灌溉,甲村认为上游水本就归本村所有,如何使用是自己的权利。施某等 9 人以及数十名甲村村民头戴安全帽,身背装有石头的袋子,手持木棍、铁锹等器械到达两村交界处,李某等 8 人以及数十名乙村村民随后也到达,手持木棍、铁锹等器械与甲村村民对峙, 双方互相谩骂、互扔石头。导致很多村民围观,情形一片混乱。
关于争议河流的归属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A.河流上游流经甲村,故河流上游属于甲村所有,甲村对自己的河流可以随意使用
B.河流上游流经甲村,下游流经乙村,故河流上游属于甲村所有,下游属于乙村所有,但是甲村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影响到乙村的使用
C.河流的所有权归谁享有应由当地裁决
D.河流既不归甲村也不归乙村,应归国家所有
五、情境分析十(0题)
32.如果毛某向丙县机关主动交代了其在乙县、丁县实施的违法犯罪,而乙县、丁县机关并未掌握毛某在当地的犯罪事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A.毛某主动交代抢夺、故意伤害的行为属于坦白,对其涉嫌的盗窃罪、抢夺罪、故意伤害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毛某多次作案,属于屡教不改,其主动交代抢夺、故意伤害的行为既不是坦白,也不是自首
C.毛某主动交代抢夺、故意伤害的行为属于立功,对其涉嫌的盗窃罪、抢夺罪、故意伤害罪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毛某主动交代抢夺、故意伤害的行为属于自首,对其涉嫌的抢夺罪、故意伤害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六、情境分析十一(0题)
33.如果得到集装箱冒烟的报告后,地方立即发出了突发事件的二级警报,在预警期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选)
A.启动应急预案,责令有关部门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
B.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定时发布预测信息和评估结果
C.控制公司法人代表并中止该公司生产经营,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D.责成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
参
1.Y
2.Y
3.N
4.D
5.N
6.Y
7.D
8.Y
9.N
10.Y
11.ACD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技术,分别是工业、电力和信息技术。故本题选ACD。
12.ABD
13.AD
14.ABD
15.ABC
16.ABCD
17.ABCD
本题考查“提高民警队伍的战斗力”的具体内容。故选ABCD。
18.ABCDEF
19.AB
20.ABD
21.D
22.B
23.D
24.C
25.B
26.C
27.A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中张某醉酒后将古某打成重伤,此时他并没有精神病发作,即他对古某的侵害并不是在自己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而是醉酒后采取的行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张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28.D
29.A本题考查其他执法依据。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第五十条规定:“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嫌疑人员进行盘问、检查、传唤,可以提取或者采集肖像、指纹、虹膜图像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和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并留存其签名。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通知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员到机关或者其他地点接受询问。”C项错误,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D项错误,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其遵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采取前两款规定的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30.A
31.D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海域、无线电频谱、国防资产、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河流属于水流,应归国家所有,AB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32.D根据《刑法》第67条第二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显然毛某向丙县供述的自己的抢夺、故意伤害行为属于自首。根据《刑法》第67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知D选项正确。
33.AB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4条的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一)启动应急预案;(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第45条的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七)关闭或者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可知ABD项正确,该题主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考查。因此,本题应选AB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