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的结构是:巴(独体结构)戟(左右结构)。
巴戟的结构是:巴(独体结构)戟(左右结构)。 拼音是:bā jǐ。 注音是:ㄅㄚㄐ一ˇ。
关于巴戟的单词
Morinda officinalis
关于巴戟的造句
1、结果规范化种植基地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
2、南药是指适合南方生长的道地药材,如巴戟天、广地龙、橘红、高良姜、金钱白花蛇、砂仁、佛手、广陈皮、沉香、广藿香等,在广东都有种植。
3、目的考察不同种生物有机肥料对巴戟天有效成分形成的影响,为巴戟天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
4、渔霸控制着当涂渔市,巴戟天这一顿鱼宴所用各色鱼类,都是渔夫们所献上,当天打上来最新鲜,最肥美的鱼。
5、目的:了解巴戟天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巴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巴戟天”。
二、词语解释
亦作'巴戟天'。基础解释:亦作'巴戟天',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属,多年生匍匐草本。亦作/'巴戟天/',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属,多年生匍匐草本。
三、网络解释
巴戟巴戟(bājǐ)是一种被子植物,一种常绿灌木,又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三蔓草、不凋草、生山中、叶似茶。根茎可作中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补肾阳,壮筋骨。主治肾虚、腰膝酸软宫冷、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等。茎圆柱形,叶对生,呈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钝或圆,全缘。头状或聚伞形花序顶生。根肉质肥厚,圆柱形,呈结节状。子房下位,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7~10月。巴戟喜温暖湿润怕寒冷,也较耐旱。在年平均温度21℃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月平均温度20~25℃的地区生长最适宜。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广,荫蔽度30%至全光照生长较好。属于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汉语大词典:见“巴戟天”。《汉语大词典》:巴戟天 拼音:bājǐtiān常绿灌木名。又名三蔓草,不凋草。生山中,叶似茶。根茎可作中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补肾阳,壮筋骨。主治肾虚、腰膝酸软等。《神农本草经》卷一:“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二月八月采根,阴乾。”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亦省称“巴戟”。《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巴菽巴戟。”刘良注:“巴戟,巴戟天也。”其他释义:1.见'巴戟天'。
关于巴戟的成语
留尾巴 巴巴结结 须髯如戟 折戟沉沙 结结巴巴 巴巴急急 巴巴劫劫 剑戟森森 哑巴亏
关于巴戟的词语
长戟高门 戟指嚼舌 棨戟遥临 须髯如戟 折戟沉沙 贯颐奋戟